妖僧摩羅出逃,大夏高人降魔問罪。
小昭寺實力因此大打折扣,以至于受盡臨寺傾軋也只能聽任。
這一條線便串聯(lián)了起來。
而且是一個好消息。
對于沈翊和清風(fēng)來說,這小昭寺便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有了可趁之機。
而無心獨上小昭寺,深陷無蹤。
樓蘭重開,喇嘛老僧汲汲尋回凝魂寶珠。
此二者看似毫無關(guān)聯(lián)。
但沈翊卻有一種直覺。
這其中草灰蛇線。
定是有他們未曾想過的聯(lián)系。
只是,在羅剎教這里能夠搜集的情報便只有這些,想要得到更多線索。
恐怕便要親自上一趟小昭寺。
洛哲加陷入沉思,忽然出聲說起:
“我想起一件事。”
“此前有一陣子,天王廟大肆尋找新生兒,宣稱送入小昭寺接受活佛洗禮,以保今生康健,大約在一個月前,忽然停了。”
“這事停了,本不稀奇,活佛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有閑暇為新生兒洗禮。”
“但洗禮之說,此前從未有過先例。”
“不僅是小昭寺,便是中陸三宗,四域寺廟的其他幾座大寺,也從未有過。”
沈翊眉頭微微一挑。
這確實有些奇怪。
清風(fēng)摩挲著手指,他又手癢了。
但還是攥了攥手掌。
他博覽古文異志,對于西陵并非一無所知,當(dāng)即開口詢問道:
“尋找新生兒……”
“這不歷來是活佛轉(zhuǎn)世才會做的事嗎?”
沈翊順嘴道:
“莫不是小昭寺的活佛要圓寂了?”
洛哲加搖了搖頭:
“那也不對。”
“按理來說,當(dāng)是活佛圓寂之后昭告世人,菩薩尊者借助活佛真念指引,于世間尋找轉(zhuǎn)世靈童,接引入寺并接受活佛傳承,現(xiàn)在小昭寺所行,恰恰與之相反。”
“而且,也不該如此偷偷摸摸。”
所以他才心覺古怪,將此事專門分說。
清風(fēng)嘿然一聲:
“事有反常必有妖。”
“小昭寺定是在行鬼祟之舉。”
沈翊沒有說話。
他的腦海中各種情報、線索羅列如拼圖,如果再加上活佛即將圓寂的線索。
一個隱約的圖景,便隱隱浮現(xiàn)而出。
他抬眸朝二人微笑道:
“小昭寺的底細(xì)究竟如何。”
“待我走一趟便知。”
……
欲上小昭寺,先過天王廟。
天王廟便是坐落在西陵正東的天王山,可以說是小昭寺的門戶所在。
根據(jù)洛哲加所說。
天王廟比起其他小昭寺的四座分支寺廟而言,實力要更強上一籌。
也更得小昭寺器重。
無他,只因天王廟的住持便是出身小昭寺,曾位屬金剛護(hù)法之列。
后因年歲漸增。
便將其委任至天王廟做住持。
統(tǒng)管一地事務(wù)。
然而,天王廟住持近來卻多有愁苦。
只因羅剎生事,屢禁不止。
不僅委任各處負(fù)責(zé)收捐的喇嘛屢屢遭劫,而且即便派佛兵護(hù)持,往往也難以周全。
這些賊寇深藏大漠,往往動手劫掠之后,便縱馬深入黃沙之地,讓人蹤跡難尋。
更為令人頭疼的是。
羅剎的妖言教義,在天王廟治理下百姓中不脛而走,生根發(fā)芽。
根據(jù)匯總而來的消息,已經(jīng)有許多貧苦窮人逃向大漠,投奔羅剎而去。
長此以往,此消彼長之下。
定會釀成不世大禍!
屆時,他們天王廟,
便是整個西陵佛宗的罪人。
想到此處,住持那本就溝壑縱橫的臉上,更添上幾分愁色。
其實,這羅剎初興之際。
他身為住持便已然瞧出羅剎一教包藏禍心,關(guān)系到毀宗滅教的根本問題。
是以他先前上報小昭寺。
會同小昭寺的金剛力士,想要將之圍剿滅絕于萌芽之初。
不料這以羅剎為名的烏合之眾里。
卻莫名冒出一個所謂的世尊。
那羅剎世尊,看著是一個唇紅齒白,俊朗近妖的年輕僧人。
一身修為未至金剛神通。
但卻是武道佛法俱全俱通,手段極其莫測,小昭寺來的護(hù)法金剛都拿之不下。
原本,只要眾人一擁而上。
即便那所謂世尊再是佛法通天,也護(hù)不住羅剎一眾,怎料那世尊卻自稱來自大夏天心。
更愿獨上小昭寺辯佛論法。
但為羅剎求得一線生機。
大夏天心寺,大夏第一佛宗。
天王廟雖身在西陵。
但住持倒也聽過天心寺之威名。
然而這位天心高徒的提議,天王廟的住持卻是嗤之以鼻,他們本是攜勢而來。
羅剎于他們?nèi)敉岭u瓦狗,自可以勢強壓,不該答應(yīng),也不必答應(yīng)這無理要求。
然而。
小昭寺,卻偏偏答應(yīng)了。
羅剎世尊隨小昭寺的護(hù)法金剛同上梵凈山,天王廟的住持,本以為小昭寺真要放過羅剎一眾。
然而,卻又被小昭寺的金剛私下授意,要對羅剎教趕盡殺絕,斬草除根。
只是那年輕僧人路過天王廟住持之時,卻是對他微微一笑,那笑容,溫和中帶著一絲張揚。
天王廟住持初時尚不明所以。
隨后很快明白了那笑容所指為何。
年輕僧人以一己之力將他們拖住,待得住持率眾涌入羅剎藏匿的巢穴。
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是人去樓空。
住持至此再回想起那個笑容,
便心覺一種怒火涌上心頭,那是嘲諷的笑容。
僧人早料到小昭寺不會輕易放過羅剎。
所以他只是在拖延時間而已。
其人雖然上了小昭寺。
卻留給天王廟老大個難題。
若是不能剿滅羅剎,天王廟定會喪失小昭寺的信任,他這個住持,定也做不長久。
正當(dāng)他一籌莫展之際。
有喇嘛來報:
“山門外來了個兩手空空的年輕人。”
“說是大夏天心弟子。”
“要過天王廟,上小昭寺尋人。”
住持驀然一驚。
大夏天心?
莫不是與那那世尊妖僧有關(guān)?
住持那本就蒼老的面色愈發(fā)深沉,當(dāng)即握住手邊的降魔杵,提氣起身,蒼聲喝道:
“召集所有喇嘛!”
“點齊佛兵佛將!”
“出山門迎客!”
待得一眾浩浩蕩蕩,手持梢棍鐵杵的佛兵佛將,簇?fù)碇槐娂t衣喇嘛來到山門階前。
主持一襲紅衣披金色袈裟,拄著降魔杵,自人群中緩緩踏出。
俯瞰而下。
但見一襲青衣長袍的青年,長身站在階下的山坪,負(fù)手而立,昂首仰望。
兩人四目交匯之際。
似有兩股截然不同的佛念在冥冥之中交錯碰撞,激蕩出無聲的爆鳴。
階下的沈翊微微一笑,揚聲說道:
“天心不肖弟子,忘塵。”
“特來拜會小昭寺。”
“還請?zhí)焱鯊R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