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總共也才300多畝的地,之前就已經給過你幾百軍奴了,眼下這里大概還有1000多的軍奴,你全都要?”
呂屠斬釘截鐵道:“要!”
周圍傳來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自然是卞威等人發出來的,他們當然是站在云天的視角來看,對于呂屠的膽大包天實在震驚不已。
這種擁兵自重的想法,居然還敢當眾表露出來?
別說呂屠目前只是一個從七品的翊麾校尉了,就算他是五品邊軍副將,也不可能獨自管理這么多軍奴啊!
畢竟這可都是實打實的邊軍,只要吃飽飯了拉出去就是一支合格的軍隊。
呂屠當然明白這會引起云天的不滿,但呂屠眼下已經管不了那么多了,他跟云天的仇怨已經結下。
別說是今后再去索要功勞了,就是當云天回到武川重掌邊軍之后,這些獎賞能不能兌現都不好說,他必須要趁著這個機會把獎賞,盡可能多地抓在手里才行。
云天深深地看了呂屠一眼,壓低聲音道:“呂屠,是不是有些過了?你知道咱們邊軍的規矩,不能擁兵自重。”
呂屠聽得好笑,最擁兵自重的就是你和其他幾鎮的都尉,一副天高皇帝遠的架勢,居然還用這事來規勸自己?
但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呂屠當然不會那么蠢地說真心話。
正色道:“回稟都尉大人,其實末將也不想要這么多人,實在是人手不足,要不然你給我換個管轄范圍,讓其他人去守古北峰隘口和愛鷹山。”
呂屠這一招以退為進,讓卞威等人欣喜若狂,卞威是正九品的仁勇校尉,他作為云天的心腹卻一直沒有封地。
上次他和云天一起去過奎山村,知道那里被呂屠精心打造過,如果能要過來派他過去進駐,自然是好極了。
卞威上前低聲道:“末將愿意替呂校尉鎮守奎山村。”
云天斜睨了他一眼,呵斥道:“退下!”
卞威平白無故挨了一頓訓,也只能不甘地退了回去,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眼下云天已經掌握了局勢,為什么還要忌憚呂屠。
如果將呂屠給調到其他地方,不是可以極大程度地限制呂屠,又可以扶持自己,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可他卻忘了,他自己根本就不是那塊料,云天手下如果有能用之人,能夠鎮守住古北峰隘口,也不會先后讓出那么多利益給呂屠了,甚至連路樁村的露天煤礦都拱手相讓。
呂屠也不說話,只不過身后的聶云和孫狂等人,都暗自握緊了手中的兵器。
云天還在思索,而這段時間最煎熬的是那些叛軍,他們當然聽說過在呂屠麾下日子過得滋潤,哪怕只是當軍奴,也比在其他地方當小卒強,可他們在這時候也不敢發表意見。
良久后,云天忽然朗聲笑道:“你說得不錯,你這次居功至偉,多要點軍奴過去也可以繼續鎮守好我們武川的咽喉,既然如此那這1000多軍奴就歸你所有了!”
呂屠拱手道:“多謝大人賞賜!末將這就護送大人回武川!”
隨后他就和云天雙騎并行,朝著武川走去。
而聶云則是帶著人去接引1000軍奴,不得不說這些軍奴還真的很棘手,人數實在太多了。
先前從武川帶來的兵卒,自然也回歸到了云天麾下,不會再聽呂屠指揮。
正要抵達武川東門時,呂屠忽然對云天說道:“大人,我覺得還是不進城了吧,城中還有天花瘟疫,我想就從這些兵卒之中挑選500人帶走。”
云天這次真的有些生氣了,對于呂屠一次次地逾越自己底線感到非常不滿。
“呂校尉,何故這么著急呢?不如隨我回府酒足飯飽之后再回去吧。”
呂屠婉拒道:“不用那么麻煩了大人,末將最近在研制治療天花的藥物,已經頗具成效了。”
這話自然是故意說給云天聽的,增加自己比重的情況下,好讓云天多給予他權力,也讓云天需要自己,才不會那么快對自己動手,而且這事說出來對呂屠也沒有任何損失。
聽到這話的云天和云薇,震驚在了當場。
他們瞳孔巨震地看向呂屠:“呂校尉,此話當真?”
呂屠點頭:“只是有幾分把握,汪妙菱大人認識吧?”
“自然認得。”
“她前幾日感染了天花,已經被我治好了。”
嘶!云天倒吸一口涼氣,瞬間就將呂屠殺害云傲的事情暫且拋到腦后,驚喜地驅馬靠近,緊緊地握住了呂屠的手:“良將啊!你真是我云天的福將啊!”
“大人過獎,那我可否挑些兵卒回去作防衛?我才有多余的精力去研制天花藥。”
“當然可以!不過老夫得求你一件事!你研制好后,得給我送來一些,城中百姓太需要這藥了!我看不得百姓受如此折磨!”
云天說到這里,擺出一副悲憫神色,落在其他百姓眼里,頓時感動得稀里嘩啦,紛紛跪倒在地:“多謝都尉大人,多謝呂大人!”
呂屠暗道一聲姜不愧是老的辣,簡單的作場秀,就能籠絡人心,還是借呂屠的東西,來作他的人情。
既然讓云天割肉,那呂屠這人情多少也得還點,故此拱手道:“末將領命!”
隨后呂屠便叫來拓跋越等人,又從中點出了500個身形壯實的兵卒,成為了他麾下的千人隊伍。
呂屠接過翊麾校尉的令牌后,云天又當眾將拓跋越等人派遣給了呂屠,這才讓呂屠踏實進城。
畢竟有了這500兵卒,加上1000軍奴,哪怕云天想在武川反悔,也得掂量掂量。
呂屠抵達都尉府后,領取了銀子和糧食獎勵,又拿到了封賞土地的地契后,這才去接到項澤父子。
當項澤見到這么多人時,不由得大驚失色:“呂大人,您有這么多人馬?”
呂屠點頭道:“身體好了么?”
“好多了,多謝大人掛懷。”
“廢話不多說,你們父子先跟我回去。”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著奎山村走去,這一次呂屠的收獲比之前加起來還要多。
畢竟武川實行的府兵制度,可以將這些兵卒先進行一次篩選,從中選出最精銳的人進行培養,其余的人則是歸納進農戶之中,只要能夠管理住這1000多叛軍軍奴就行。
帶過兵的人才知道,兵卒和百姓管理起來還不同,一旦兵力增加起來,麻煩就將呈幾何倍數增長,所以歷史上也只有例如韓信這樣的人,才會自信得認為帶兵多多益善。
而如其他蠢材將領,都別說讓他領兵打仗了,手下兵卒一多,光是管理都能激起兵變來,呂屠接下來又有的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