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zhǔn)提接引盧圣回到須彌山后,三人眼里都露出興奮,大劫終于過去了。雖然佛們付出慘重的代價,但是終于把大劫挺了過去。準(zhǔn)提在此次量劫中還獲得了混沌鐘,現(xiàn)在總體實力西方不輸于東方三圣。只要大劫過后,再用心培育,佛門不難大興。
接引眉心白毫宛轉(zhuǎn),綻放千百色光明,道:“此次大劫,我佛門上下一心,終于熬了過去,可喜可賀呀。”
這位佛門至尊焰光千色,澄凈無暇,襯托得其人宛若一輪神日,照耀諸天寰宇,惶惶浩然。微啟丹唇,口中吹拂百色光華,蘊(yùn)含無量清香、無量道韻,席卷七寶林。
準(zhǔn)提骨骼清癯,渾身綻放三十二色光華,無垢無凈,不生不滅,萬劫不壞,澄凈琉璃,遍體生香,聞言,笑道:“師兄所言甚是,吾等也該做些善后之事了!”
顯然西方二教主亦是滿心歡喜,樂不可支,腦后虹光圓環(huán)繚繞,照耀大千世界,無邊眾生敬仰,紛紛皈依,贊嘆諸佛無量慈悲、無量威德。
祭出天地玄黃造化神鼎,那神鼎內(nèi)里神光如水,濃郁如湯,里面有一神燈,晶瑩別透微泛,七彩燈芯上一朵蓮花狀燈焰燃燒幻化萬千,隱隱透出十二色琉璃寶光,似照耀幽冥,破除幽冥,護(hù)送魂魄平安直通六道輪回!神燈萬千瑞彩綻放,發(fā)出五彩功德之光,顯然為大功德之寶。
正是燃燈古佛的本命之寶靈柩燈。此寶原本與懸掛玉虛宮的慶云金燈、玄都洞的八景宮燈,號稱天地三奇燈。后燃燈古佛應(yīng)準(zhǔn)提所托,順應(yīng)天機(jī),懸掛在幽冥地府六道輪回上空,照耀億萬幽冥鬼魂投入六道輪回,故此燈又稱為幽冥燈。
準(zhǔn)提周身祥云縈繞,萬佛顯化,梵音響徹,大道倫音蕩滌四方乾坤,單掌而立,口誦六字真言“噸嘛呢叭咪件”,聲若黃鐘大昌,獅子怒吼,雷霆炸響,震動虛空,波紋震蕩,輻射十方凈土。
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是準(zhǔn)提四十八大愿所化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本命咒,乃是觀世音菩薩悟道成佛之日,天地降世的六字真言,有無量神韻,無量神通,降妖除魔之無上利器。
一個金色佛貼從虛空顯化,斗大字符照耀乾坤,無量道韻神文密布,隨即化作小金點,飛入神鼎內(nèi),右繞這幽冥燈三圈,注入神燈內(nèi),頓時噼啪之聲不絕于耳,猛然間從神燈內(nèi)傳來炙熱的能量,一只巨大火焰沖天而起,懸浮在空中,烈焰翻滾飛騰。
漸漸巨大火焰的形狀變得古怪起來,形成一童子,周身通紅,小嘴巴里不是吐出一串串火花。準(zhǔn)提滿意得點點頭,一道青光彈出,化作一道白虹注入神鼎里童子體內(nèi)。
那童子眼睛一亮,得了準(zhǔn)提造化之道滋潤,開啟靈智,從神鼎內(nèi)飛了出來,朝接引準(zhǔn)提拜倒,道:“見過三位老爺!”
燃燈古佛雖被逍遙圣人林玄打得神魂俱滅,但本命法寶幽冥燈上卻有燃燈的一絲真靈,如今在天地玄黃神鼎內(nèi)浴火重生,只是億萬年的修為化為了灰灰,令人嘆息。
盧圣道:“善哉,善哉,此子神光獨耀,氣運(yùn)悠長,日后成就不可度量啊!”
準(zhǔn)提滿意了點了點頭:“此童子和道友有緣,當(dāng)拜在道友門下!”
盧圣證道混元,心與道合,能知曉過去、未來之因果,無所不能,心中一動,這童子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歲月時光的痕跡,如同電影膠片般閃爍,在心中顯現(xiàn)出來。
這童子出于造化鼎中,化為火之精、火之靈、火之陰、火之魂,日后渡劫輪回轉(zhuǎn)世,先投馬耳山,后投彤華宮,在火德星君家降生。3歲因私闖斗牛宮放跑 風(fēng)之桃、火之桃二判官,而遭到紫薇大帝誅殺。
一靈不散,下界轉(zhuǎn)世,得金磚、火旗、火鴉,收神荼、郁壘,將功折罪,敕封五顯靈官,主持分龍會,因得罪日值官鄧化而反下天庭,為蕩魔天尊所擒,受到招安。日后拜入佛門,為華光菩薩,救苦救難,度化無數(shù)眾生,積累無量功德,被敕封為華光佛。
“以后你就為‘妙吉祥’童子,跟隨吾修煉,自有爾的一番造化!”
妙吉祥童子三跪九叩之后,退居盧圣身后,站立目不斜視,真真好賣相!
“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就在準(zhǔn)提以圣人無上神通造化妙吉祥童子,一番舉措剛剛完成,一旁白蓮?fù)尤粲兴颍谥姓b偈,身上佛光大作。
“一心觀禮,極樂教主,因地聞法,即發(fā)無上正覺之心,住真實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
白蓮?fù)咏Y(jié)跏合什,柔聲誦念,“名具萬德,聲聞十方,接引導(dǎo)師,阿彌陀佛。”
“一心觀禮,清凈法身,遍一切處,無生無滅,無去無來,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現(xiàn)在西方極樂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眾生,離婆婆苦,得究竟樂,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一心觀禮,無量光壽,如來世尊,光明普照十方世界……”
白蓮?fù)硬蛔≌b念阿彌陀佛名號,靈靈不昧,念念相續(xù),雜念全息,身心清凈,思維漸漸入圓通之境,隱隱開始與本師接引佛祖無邊般若共鳴,無盡佛理玄妙在他眼前一一顯現(xiàn)出來,使他原本就到了瓶頸關(guān)隘的修為豁然開朗。
當(dāng)是時也,須彌天六種震動,曼陀羅華如雨落下,白蓮?fù)宇^上有肉髻生出,色若紅蓮。純金色白焰光起,燦然熾烈,幾欲不可直視,一朵柔弱青蓮自白蓮?fù)邮种谐霈F(xiàn),此乃他借本師接引佛祖慈悲愿力,將自己本體煉化而成,妙不可言。
接引佛祖喜道:“善哉,白蓮?fù)咏袢盏米C菩薩之位,我佛門又多一位菩薩了,當(dāng)真可喜可賀。”
準(zhǔn)提笑意吟吟問道:“白蓮,我觀你修行,甚是獨特,還有天地六動這般殊勝果報,可否告知你的修行法門呢?”
“弟子惟愿專修念佛三昧,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凈土。”
白蓮?fù)拥溃緸橐欢淝嗌彛c接引同源而出,自然對接引有孺慕愛戴之情,竟然誤打誤撞地創(chuàng)出這樣一種法門,發(fā)下如此獨特誓愿。
準(zhǔn)提點點頭,稱贊道:“此言大善,一心念佛,則一心不亂,降伏雜念,追憶佛陀慈悲智慧。”
“善哉,善哉,汝以后便為我佛門白蓮菩薩!”
白蓮菩薩道:“多謝佛祖!”
接引滿意地看著這一切,待得白蓮菩薩歸位,對準(zhǔn)提道:“我佛門現(xiàn)在燃燈佛涅槃后,佛門還沒有立下現(xiàn)在佛,現(xiàn)在大劫過后,應(yīng)該正視立下現(xiàn)在佛,你我也可以放下?lián)樱饺馓烊レo修。”
準(zhǔn)提心中大喜,揮動七寶妙樹,刷起道道彩光,道:“現(xiàn)在大劫一過,也該讓彌勒出來了!”
七寶妙樹一刷,八寶功德池中水波蕩漾,一葫蘆冉冉升起。葫蘆巨震,葫蘆口噴吐無量瑞彩,彌勒站在蓮臺上,神采奕奕地從葫蘆中飛了出來。
彌勒上前朝兩位圣人跪下:“彌勒拜見兩位圣人,愿圣人萬壽無疆!”
準(zhǔn)提淡然道:“平身吧!”
彌勒聞言,畢恭畢敬起身,肅穆莊嚴(yán),站在一旁。
準(zhǔn)提心境古井不波,清風(fēng)拂山崗一般,笑道:“師兄,也該我佛門重立佛祖之時了!”
接引見彌勒氣度越發(fā)凜然,只見其周身被瑞氣華彩圍攏,至妙之氣從虛無滲出,無時無刻加諸其身,福壽祿臨身,身擁大氣運(yùn)、大功德,前途不可限量,心中贊嘆不已。
五花拂塵一掃,一道金光打在宮外的金鐘上,一時之間極樂世界金鐘大作,獅子怒吼,騰起件陣佛光云氣,無量道音瞬息之間傳遍洪荒各處。洪荒各處騰起座座法蓮,盡皆往西方而來。
在西方極西之處小須彌山山圓通洞,大勢至菩薩手持白色拂塵,結(jié)融跌坐,座下是金網(wǎng)琉璃獅子王座,渾身噴薄清亮光輝,形成一層薄薄的背光,看上去神秘端莊,寶相莊嚴(yán)。
大勢至菩薩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于肉獸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xiàn)佛事。其余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dāng)?shù)貏犹帲形灏賰|寶華;每一寶華,莊嚴(yán)高顯,如極樂世界。
菩薩清心打坐,念誦經(jīng)文,徒然眼皮一跳,睜開慧眼,須彌靈山傳來無量梵音。菩薩知道兩位圣人相招,不敢怠慢,朝西方一拜,駕起祥云,往須彌山而去。
幽冥地府十八層地獄,有吊筋獄、幽枉獄、火坑獄,寂寂寥寥,煩煩惱惱,盡皆是生前作下千般業(yè),死后通來受罪名。
酆都獄、拔舌獄、剝皮獄,哭哭啼啼,凄凄慘慘,只因不忠不孝傷天理,佛口蛇心墮此門。
磨捱獄、碓搗獄、車崩獄,皮開肉綻,抹嘴咨牙,乃是瞞心昧己不公道,巧語花言暗損人。
寒冰獄、脫殼獄、抽腸獄,垢面蓬頭,愁眉皺眼,都是大斗小秤欺癡蠢,致使災(zāi)屯累自身。
油鍋獄、黑暗獄、刀山獄,戰(zhàn)戰(zhàn)兢兢,悲悲切切,皆因強(qiáng)暴欺良善,藏頭縮頸苦伶仃。
血池獄、阿鼻獄、秤桿獄,脫皮露骨,折臂斷筋,也只為謀財害命,宰畜屠生,墮落千年難解釋,沉淪永世不翻身。
十八層地獄內(nèi)陰風(fēng)颯颯,烏云滾動,狂風(fēng)怒號,鬼聲啾啾,盡是陰魂,分外嚇人。千百夜叉以及惡鬼,青面獠牙,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fù)銅爪,拖曳罪人。復(fù)有夜叉執(zhí)大鐵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拋空翻接或置床上,復(fù)有鐵鷹啖罪人目。復(fù)有鐵蛇絞罪人脖頸。百肢節(jié)內(nèi),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剉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
只不過,十八層地獄西邊虛空之處,一座宮殿巍峨矗立,祥光千重,霓虹萬道,一座浮屠舍利子佛塔高聳入云,光明普照,梵音裊裊,檀香襲襲,晨鐘暮鼓,萬邪避退,諸鬼畏懼。
正是:
飄飄萬迭彩霞堆,隱隱千條紅霧現(xiàn)。耿耿檐飛怪獸頭,輝輝瓦迭鴛鴦片。
門鉆幾路赤金釘,檻設(shè)一橫白玉段。窗牖近光放曉煙,簾櫳幌亮穿紅電。
樓臺高聳接青霄,廊廡平排連寶院。獸鼎香云襲御衣,絳紗燈火明宮扇。
紅墻碧瓦,雕欄玉砌,檐牙高啄,僧舍密布,萬鬼皈依,萬佛吟唱,天地震動。
那妙嚴(yán)宮內(nèi)無量菩薩、金剛、阿羅漢、三千揭諦、比丘尼、比丘僧、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諸大圣眾,都到七寶蓮臺之下,各聽旃檀功德佛說法。
那旃檀功德佛正講到這:
不有中有,不無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為有,非無為無。非色為色,非空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色即是空。空無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為照了,始達(dá)妙音。
大眾稽首皈依,流通誦讀之際,須彌山無量道音傳來,幽明怙主旃檀功德佛降天花普散繽紛,即離寶座,對大眾道:“我佛門有事,兩位圣人有招,貧僧要上去一趟,爾等暫且散去。”
眾人聞言,紛紛合十拜倒,贊嘆道:
“旃檀佛祖妙難倫,化現(xiàn)金容處處分。
三途六道聞妙法,四生十類蒙慈恩。
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
累劫親姻蒙接引,九蓮臺畔禮慈尊。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須菩提佛
南無幽冥世界幽明怙主旃檀功德佛!”
旃檀功德佛身著天衣,頭戴毗盧寶冠,瓔珞垂胸,一手持錫杖,一手托蓮花,駕起一朵祥云,出了幽冥之中,往靈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