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你心中怨恨可是怨恨于我?”忽然,準提問道。
孫悟空一驚,忙道:“弟子并未怨恨老師!”
準提微嘆道:“你怨恨于為師也是應該的!只是有些事還是須得告知于你。”頓了頓,又道:“你可知道圣人之上的存在?”
“圣人之上,老師說的莫非是道祖鴻鈞?”孫悟空疑惑的道。
“然也!”準提點頭道。“這天地之中,除了天道以外,就屬已經(jīng)身和天道的鴻鈞道祖身份最為崇高。我們這些圣人都是道祖的弟子,只不過像為師和阿彌陀佛以及女媧娘娘,都只是記名弟子,雖不為入室弟子,卻還是道祖門生。以前佛教亦屬玄門。只是封神之后,佛教教改立佛門,從此脫出了玄門之列,更從截教中收了三千紅塵,奪了玄門氣運,與玄門結(jié)下了因果!西游之行,以你之才智當看得出。這本為我佛門安排的一出戲,只是道教諸圣雖知天意不可違,卻也要行阻礙之事。如今天地大劫將起,我佛門又是此次量劫的主角。而你身有佛門護教之責,卻是不得不多加諸多算計!”
許久,孫悟空方才拜道:“弟子已明,還請老師放心。弟子乃是佛門護法,日后自當力護佛門安危!”
準提點頭道:“很好,為師也相信你,你且去吧!”
“弟子告退!”孫悟空對著準提拜了一拜,便轉(zhuǎn)身離開了。
孫悟空離開之后,準提卻是依舊愁眉不展,眉心緊蹙,似乎有不能解決的大事為難。
其頭上七彩霞光來回刷動,極樂天內(nèi)氣象也因此大變,時而烏云壓頂,時而狂風驟雨,時而春風拂面,時而烈日炎炎,走獸為之驚懼,飛禽為之不安,到處彌漫著一種似乎焦躁不安的情緒。
準提喚來白蓮童子道:“你去尋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懼留孫佛來此!”
白蓮童子走后半柱香,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懼留孫佛臨空腳踏蓮花而來。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懼留孫佛頭頂佛輪高懸,舍利子、金燈、貝葉、漁鼓、蓮花、佛珠,光明普照。三人封神大劫之后,加入佛門,如今因果盡去,功德圓滿,道行精進。
文殊菩薩慈眉善目,拈花而笑,座下一只金獅俯臥,威風凜凜,佛陀手中托著《般若經(jīng)》,執(zhí)著一朵青色蓮華。
普賢菩薩端坐六牙白象,遍體放光,照耀大千,腦后三十二輪光圈縈繞,光明普照,氣象萬千。
懼留孫佛身穿大紅袈裟,頭頂佛輪高懸,光明普照,騎跨在金毛吼上,散落萬千天花。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懼留孫佛各自下個坐騎,走到準提跟前,合十問候道:“弟子拜見圣人,愿圣人萬壽無疆,長享極樂!”
準提點點頭,慧眼一掃,見遠處三位菩薩佛陀坐騎金獅、六牙白象和金毛吼身形威猛,安詳?shù)卮粼谝慌裕皇谦F目之中似乎還隱藏著一絲屈辱和憤恨,心中嘆息,言道:
“今日讓你們過來,卻是有事囑咐于爾等,此事卻是關系重大,不知道爾等愿意否?”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懼留孫佛心中一凜,皆道:“但憑圣人吩咐!”
準提嘆了一口氣,思付片刻,手中七寶妙樹輕輕一刷,滿面慈悲道:“昔日封神大劫,萬仙陣中,爾等收得截教三位道友,入我佛門。如今大劫來臨,此三位道友因果了結(jié),也該重返截教,三位意下如何?”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懼留孫佛大喜,笑道:“正該如此!”三人在萬仙陣中大顯身手,破了截教諸陣,更收了通天教主三位近侍門人,看似威風凜凜,大出風頭,實際上卻是和截教結(jié)下大因果,落了通天教主面子。圣人大于天,自己騎著坐騎,就如同坐在一座火山上,隨時都會被炸得粉身粹骨。如今準提圣人慈悲,解釋冤恨,三人大喜,忙各自招來坐騎。
準提見金獅、白象和金毛吼不顯一絲血腥,不露一絲妖氣,瑞靄千重隨身,渾身清凈似琉璃,只是額頭上明晃晃的符咒,壓制著這三獸的元神,嘆息道:
“善哉,善哉,昔年神仙殺劫,遍布仙佛,你等也是入劫之人,只是命不該絕,于我佛門有緣,貧道才借三位有緣之人度你入佛門。如今爾等劫數(shù)已滿,該是你們恢復人形,回歸截教了。”
一刷七寶妙樹,萬千白毫飛落,洋洋灑灑,落在三坐騎身體之上,這些光點匯入其身,三張符箓顯現(xiàn),大大的‘禁’字毫光閃爍,璀璨耀眼,卻是玉清符箓,專門禁錮其身,不得已化為人形。
符箓化虹落入準提手中,白獅、白象和金毛吼三坐騎興奮得大吼一聲,風云突變,雷云蓋頂,天地為之一震,日月為之一傾,三個身披皂服,腰束絲絳的道人出現(xiàn)在原地,欣喜若狂的環(huán)顧全身以后,朝準提行大禮參拜,叩謝大恩。
準提靜靜受了其一禮,隨后對其囑咐道:“當年爾等心性不定,妄自沾染殺劫,差點招致災厄臨身,身死道消。貧道唯恐你舊病作,本性難移,于是借三位有緣之人囚禁于靈山之中,讓爾等能聽聞佛法,望其能夠驅(qū)除煞氣、雜念。如今劫難已過,回復人身,日后還需好好珍惜,不可妄自逞強,徒毀道基!”
靈牙仙、虬首仙和金光仙不敢怠慢,雙手一拱,道:“多謝圣人教導,貧道不敢忘懷!”
準提慧光千萬重,影影綽綽,輻射諸天萬古,讓人望塵莫及,滿面慈悲道:“善哉,善哉,爾等且去吧!”
靈牙仙、虬首仙和金光仙朝準提一拜,又朝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懼留孫佛拱拱手,隨即駕起云光,風馳電掣般朝三十三天而去。
準提望著遠去的云光異彩,心中默默言道:“希望通天教主化解上次封神大劫的仇恨,佛門將少個敵人。”
只是圣人也是人呀,通天教主雖為萬劫不壞,不生不滅的混元無極圣人,能放下封神大劫時留下的心結(jié)嗎?
準提慧目望向碧游宮外,浮云游蕩,白鶴飛翔,世事無常,天數(shù)使然,就是圣人也半點違逆不得。
且說靈牙仙、虬首仙和金光仙化去妖體,成就道體,被準提放出,得以自由,脫去樊籠,因此,急急忙忙駕起云光,望余禹天而來。
余禹天位居三十三天外天,一般大羅金仙以下是出于修為緣故,難以破開虛空屏障到達這里;而修為在大羅金仙之上的金仙如果沒有護身法寶也難以安保無虞。
截教弟子因為有上清精神烙印,所以冥冥之中可以找到碧游宮在余禹天的時空坐標,不易走失。如果不清楚碧游宮所在,很可能在茫茫宇宙之中迷失,不時爆發(fā)的地風水火足以毀滅圣人之下的任何人。
畢竟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你可以憑借這法寶抵擋住一次,不見得可以抵擋住無數(shù)次偶然爆發(fā)的時空塌陷,隨時可能法寶毀壞,丹藥耗光,最終可能力竭身死。
況且身為圣人道場,余禹天如果沒有要事或者圣人符詔,一般人卻是不敢來,否則藐視圣人的情況一旦發(fā)生,天道感應,自然會災劫臨身,難逃天譴厄運。
三妖仙遁起云光,憑著冥冥之中那么一絲親切的感應,趕往碧游宮。
碧游宮中,通天教主高坐云床之上,劍目半開半闔,頭頂青色慶云浮現(xiàn),畝田大小,波濤起伏,胸中升起五條巨*,倒掛而下,在慶云之中不斷滾動、沖刷,使得上清慶云越清湛,澄凈無垢,琉璃光潔,三朵海碗大小的青蓮駐扎海濤之中,徐徐旋轉(zhuǎn),萬千瑞氣釋放,五光十色,神芒沖霄而起,散出恢弘、博大、深遠、亙古的氣勢。
一把寶劍矗立排列,看上去讓人遍體生寒,毛骨悚然,頭皮炸,劍鋒未開,卻是寒光一片,似乎天地在其面前也猶如紙糊,威震諸天,屠戮仙佛。無量煞氣、殺氣從無盡虛無之中吸引過來,加持在這把寶劍上,看上去越陰森、可怖。
突然,教主神情微微一顫,驟然睜開慧目,精光四射。忽然,水火童進來,稟告道:“啟稟師祖,靈牙仙、虬首仙和金光仙三位師叔此刻恭候門外!”
“靈牙仙、虬首仙和金光仙不是被闡教三位弟子擒去當坐騎,把截教的面全部丟光了嗎?怎么會回來?”座下弟子先是大吃一驚,百思不得其解。
通天教主威嚴道:“快快讓他們進來!”
水火童子領命來到宮門前,對著跪在門外等候的金光仙等三仙言道:“師尊召見,三位師叔請隨弟子來。”
金光仙等三仙大喜道:“多謝師尊召見!”
三仙亦步亦趨,進入碧游宮內(nèi),立馬奔到云床前,朝通天教主三跪九叩,嚎然大哭。
“不肖弟子拜見師尊,愿師尊萬壽無疆!”
“好好,爾等起來!”通天教主畢竟是圣人,須臾就收斂了情緒,變得威嚴莊重。
金光仙等三仙聞言起身,用袖口抹了抹眼角。
“這幾年倒是讓你們受苦了,佛門那些禿驢怎么會讓你們回來的呢?”
金光仙等三仙不敢隱瞞,細細將自己這些年來的經(jīng)過娓娓道來,惹得眾人不勝唏噓。
通天教主半響才頗為意味深長地言道:“哼,我截教封神大敗,雖說遭了算計,但今日弟子門人尚存,他日再起,也不是不可能。爾等不必莫要悲傷!”
眾弟子皆稱是。
“準提,你以為放了這三人,貧道便能放爾等一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