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等人不敵悟空,自得派人到天庭復命。玉帝聽后大怒,這時,執殿靈官入殿,報說南部瞻洲大雪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與其大徒弟韋陀到此,在殿外等候,請求面圣。觀世音菩薩乃是準提菩薩的化身,身份非同小可,玉帝不敢怠慢,趕緊率群仙到殿外把觀世音菩薩迎進凌霄殿。
觀世音菩薩見過玉帝后,又與老君、王母相見,各自坐下。太上老君端坐云臺,微瞇雙眸,品著香茗,卻是不一言,老謀深算,謀定而后動,讓觀世音菩薩分外忌憚。如今佛門欲要傳經東土,不得不假手天庭正統。
那太上老君乃是道德天尊的一尊分身,坐鎮天庭,以示玄門對天庭的支持。而瑤池金母也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猴妖,如今卻是引來兩大巨頭在此,心中念頭頻閃,只覺此事大有異常,說不定暗藏玄機,只是猜不透,坐立難安。
觀音菩薩對玉帝行了一禮后問道:“擾亂蟠桃盛會的妖猴可曾降服?”
玉帝回答道:“那妖猴也算有些本事,暫時還未擒下。”
菩薩聞言,即命韋陀尊天道: “你可快下天宮,到花果山,打探軍情如何。如遇相敵,可就相助一功,務必的實回話。”
韋陀尊天整整衣裙,手執降魔杵,駕云離闕,徑至山前。見那天羅地網,密密層層,各營門提鈴喝號,將那山圍繞的水泄不通。韋陀立住叫:“把營門的天丁,煩你傳報:我乃南海觀音大徒弟韋陀,特來打探軍情?!?/p>
那營里五岳神兵,即傳入轅門之內。早有虛日鼠、昴日雞、星日馬、房日兔,將言傳到中軍帳下。李天王發下令旗,教開天羅地網,放他進來。此時東方才亮,韋陀隨旗進入,見過李天王。
李天王道:“道友,你自那廂來者?”
韋陀道:“貧僧隨菩薩赴蟠桃會,菩薩見勝會荒涼,瑤池寂寞,引眾仙去見玉帝。玉帝備言天王等下界收伏妖猴,一日不見回報,勝負未知,菩薩因命韋陀到此打聽虛實?!?/p>
李天王道:“昨日到此安營下寨,著九曜星挑戰,被這廝大弄神通,九曜星俱敗走而回。后我等親自提兵,那廝也排開陣勢。我等十萬天兵,與他混戰至晚,他使個分身法戰退。及收兵查勘時,止捉得些狼蟲虎豹之類,不曾捉得他半個妖猴。今日還未出戰?!?/p>
說不了,只見轅門外有人來報道:“那大圣引一群猴精,在外面叫戰?!崩钐焱跖c太子正議出兵,韋陀道:“天王,貧僧蒙菩薩吩咐,下來打探消息,就說若遇戰時,可助一功。今不才愿往,看他怎么個大圣。”
天王道:“道友隨菩薩修行這幾年,想必也有些神通,切須在意。”
韋陀尊天掄著降魔杵,束一束繡衣,跳出轅門,高叫:“那個是齊天大圣?”
大圣挺如意棒,應聲道:“老孫便是。你是甚人,輒敢問我?”
韋陀尊天道:“吾乃韋陀,今在觀音菩薩寶座前為徒弟護教?!?/p>
大圣道:“你不在南海修行,卻來此見我做甚?”
韋陀尊天道:“我蒙師父差來打探軍情,見你這般猖獗,特來擒你?!?/p>
大圣道:“你敢說那等大話,且休走,吃老孫這一棒。”
韋陀尊天全然不懼,使降魔杵劈手相迎。他兩個立那半山中,轅門外,這場好斗:
棍對寶杵雖各異,兵縱交兵人不同。
一個是太乙散仙呼大圣,一個是觀音降魔護法尊。
降魔杵乃千錘打,六丁六甲運神功;
如意棒是天河定,鎮海神珍法力洪。
兩個相逢真對手,往來解數實無窮。
這個的降魔杵萬千兇,繞腰貫索疾如風;
那個的夾槍棒不放空,左遮右擋怎相容。
那陣上旌旗閃閃,這陣上鼉鼓冬冬。
萬員天將團團繞,一洞妖猴簇簇叢。
怪霧愁云漫地府,狼煙煞氣射天宮。
昨朝混戰還猶可,今日爭持更又兇。
這大圣與韋陀尊天戰經五六十合。韋陀尊天祭起須彌山印來打孫悟空。豈料孫悟空化為一道金光起到半空,掄起金箍棒,往韋陀尊天砸下。韋陀用降魔杵擋住,隨將身手搖動,三百六十骨節,霎時現出三頭六臂,青臉獠牙,一只手執降魔杵,一只手擎住須彌山印,雙手持雙戟,另雙手執雌雄雙劍,來戰孫悟空。
孫悟空毫不畏懼,喝了一聲,”變!“化出九個分身,來戰韋陀尊天,兩人相持不下。韋陀尊天心中暗嘆,“這猴子果真是大神通!”就把手中降魔杵磨了一磨,口中念念有詞。那降魔杵驀然飛在空中,一變十,十變百,一霎時間,成千成萬的降魔杵,好便似飛蛇走蟒,望孫悟空頭上盈空里亂落下來!
好大圣,不慌不忙,把金箍棒丟將起去,喝聲:“變!”望空拋去。那金箍棒在半空中也是這般一變十,十變百,變成千千萬萬,一根金箍棒抵住一根降魔杵,兩樣千萬兵器在空中廝殺。兩邊軍士們倒都看得呆了,齊齊的喝彩,卻忘了打仗。
韋陀尊天見降魔杵不能傷那大圣,也不戀戰,右手一招道:“來了罷!”那降魔杵仍變做一柄,落在手中,虛幌一幌,退下陣來。
大圣也不敢造次,收了鐵棒,安扎在洞門之外。只見天王營門外,大小天兵接住了尊天,讓開大路,徑入轅門,對李托塔、哪咤,道:“好大圣,好大圣!著實神通廣大,貧僧也無法取勝!”李天王見了心驚,即命寫表求助,便差大力鬼王與韋陀尊天上天啟奏。
二人當時不停留,闖出天羅地網,駕起瑞靄祥云。須臾,徑至通明殿下,見了四大天師,引至靈霄寶殿,呈上表章。韋陀又見菩薩施禮。菩薩道:“你打探的如何?”
韋陀尊天道:“始領命到花果山,叫開天羅地網門,見了父親,道師父差命之意。李天王道:‘昨日與那猴王戰了一場,止捉得他虎豹獅象之類,更未捉他一個猴精?!v間,他又索戰,是弟子使降魔杵與他戰經五六十合,不能取勝,便回營。李天王因此差大力鬼王同弟子上界求助?!?/p>
菩薩左手托羊脂玉凈瓶,右手輕捻清凈楊柳枝,理圓四德,智滿金身,纓絡垂珠,香環結寶,眉如小月,眼似雙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一旁閉目不語。
當真是:凈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楊歲歲青。
卻說玉帝拆開表章,見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這個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敵過十萬天兵?李天王又來求助,卻將那路神兵助之?”
觀音聞言,反而暗喜,只因這應運之人本事越大,西行取經之事就越順當,那佛教大興只在眼前,怎能不喜,合掌啟奏:
“陛下請寬心,貧僧舉一神,可擒這妖猴?!?/p>
菩薩慢悠悠言道,不緊不慢,從容不迫,無形中顯出一種智珠在握、自信滿滿的威嚴氣度,讓玉帝和天庭眾仙折服。
玉帝眉目一挑,心中不滿,這孫悟空只不過是金仙修為,要不是這潑猴背后有你們這些圣人暗藏什么禍心,在縱容包庇,早就把它正法,還用得著這么麻煩,卻是知道偏偏自己又得罪不起,心中大為惱怒,卻是發作不得,沉聲言道:“菩薩所舉者何神?”
觀音菩薩呵呵一笑,天地間天花墜落,異香飄渺,腦后圓環高懸,襯托得菩薩威德無量,飄然出塵,不緊不慢道:
“此人乃是陛下令甥清源道妙真君楊戩,見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封神之戰中屢立奇功,神通廣大。奈何他只是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著他助力,定可一戰而下。”
楊戩被封昭惠顯圣仁佑王,因為當年劈開桃山救母之事與玉帝耿耿于懷,故不愿住在天界,而往下界守人間香火,率領梅山七怪七位結義兄弟和麾如草頭神駐扎灌江口,與玉帝定下“聽調不聽宣”的約定,也就是只是聽從天庭調令,而不去靈霄殿面見玉帝。從此秉持網直公正,顯圣護民。凡人間生靈危難,呼其尊號必往救,安享一番香火。
玉帝見觀音菩薩提起楊戩,又自沉吟猶豫了起來。
正是要你請出此人來,否則怎能分道門氣運?此時一旁的觀音菩薩笑道:“陛下,這妖猴神通廣大,非楊戩不能降之!”
玉帝心念數轉,終于下了決定,傳左右去灌江口宣旨,許下重賞,調楊戩前往花果山伏妖。
灌江口真君殿內,楊戩盤膝坐在大殿正中云臺之上,身后巫妖法相不是不斷幻滅,有不斷更新,楊戩保持靈臺清明,化生巫妖萬物,領悟天地至理。突然楊戩身后巫妖法相消失,接著**不斷變化了起來,時巫時妖,時龍時鳳,甚至還有洪荒蠻獸,萬物眾生,玄奧無比。
突然楊戩還原本體,隨之一股撲天蓋地的氣勢以楊戩為中心從真君殿想四面八方發散開去,方圓百萬里內凡是大羅金仙以下的生靈斗被壓的匍匐在地,猶如天威。
一時間灌江口附近一下子變得沉默了,安靜的讓人心里發慌。
來得快去的也快,這一氣息很快就消失了。灌江口億萬生靈大大的舒了口氣,猶如壓在頭上的百萬大山突然去掉的一種全身輕松的感覺。
真君殿內,楊戩睜開了那雙深邃的眼睛,世界幻滅,萬物眾生一一從眼中閃過。然后深深的嘆了口氣:“誒,還是突破不了第六轉,看來九轉玄功不愧是需要戰斗中突破的法訣?!?/p>
原來楊戩九轉玄功經過五千年的修煉,因為本來身體強悍,法力深厚,已經達到了五轉頂峰,雖然已經試過了好幾次突破六轉,但卻都沒成功。
雖然這五千年來肉身強悍了不少,而且能完全發揮肉身的力量,絕對超過了絕大多數大巫,道行也提升到了一重天頂峰,到時法力卻沒怎么進步,還是二重天初期的法力,修煉九轉玄功所需要的法力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楊戩能深刻的感覺到自己**中強悍的力量,毫不夸張的說,現在光憑肉身就能硬撼絕大多數大羅境界頂峰的高手,如果不算法寶的話,現在的一個楊戩簡直能打五千年封神大戰前的兩個楊戩。
楊戩心中歡喜,此時有鬼判官進來報天庭有宣。
“原來我那師弟正在大鬧天宮,他也學過九轉玄功,自己正想會一會,切磋一下呢。”楊戩也早已被尊師告知了此事,見玉帝下旨,便順勢接旨,帶領一眾位兄弟,架起祥云,來到了花果山。
楊戩通報了名姓,言明是為助戰而來。大小天兵引入,李靖哪吒與他自封神時便相熟識,素服其能,一見了面,都是大喜,各寒暄了幾句,話題引到這孫悟空身上。
哪吒道:“說來慚愧,我等幾番出戰,絲毫見不得功。這廝頗有通天手段,武藝高強,兼通變化之術,一身本領不輸于與楊大哥你啊。”
楊戩聞言,心道:想不到我這個師弟居然還如此厲害,看來我是要好好的和他打上一場了。于是,楊戩便道:“那猴子居然能讓哪吒兄弟吃虧,我倒也還真想和他比比?!?/p>
說完,楊戩便出了轅門,直到那水簾洞外,高聲叫戰。
孫悟空聞得小猴來報,即時披掛齊整,綽著金箍棒,領小猴出門。睜眼看時,見楊戩目若朝陽,耳垂雙肩,虎口豹鼻,臥蠶黑眉,渾身金光閃爍,仙肌玉骨,身姿偉岸,最奇怪的是兩只丹鳳眼之間,又生著一只眼睛,滲著攝人光芒,居然有著大羅金仙后期的修為。
孫悟空心道,此人可定厲害,心中戰意也是高漲了起來,將金箍棒掣起,高叫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p>
楊戩仗著三尖兩刃刀,旁邊哮天犬,有道是“仙犬修成號細腰,形如白象勢如梟”,當真是崢嶸兇惡,喝道:“你這廝有眼無珠,認不得我么!我乃玉帝外甥,敕封清源道妙真君楊戩是也。今蒙上命,到此擒你這反天宮的弼馬溫猢猻,你還不知死活!”
孫悟空一聽道:“原來是楊戩,怪不得有如此修為。聽聞你也練就了七十二般變化,正要找你玩耍?!?/p>
楊戩繼續怒道:“潑猴,休得無禮,吃我一刀!”說罷,將嘯天犬祭在空中,細腰背生雙翼,兇惡撲來,楊戩也仗著三尖兩刃刀沖上前去!
孫悟空斗敗天庭一干將領,如今見這楊戩武藝高強,可作對手,也起了爭勝之心,不避不躲,揮舞金箍棒沖上。
二人兩把武器相碰,孫悟空手臂發麻,笑道:“好個楊戩,如此強橫,倒算是我的勁敵!”
楊戩將手中三尖兩刃刀舞得密不透風,劈、砍、抹、撩、斬、刺、壓、掛、格、挑,各種手段如雨落下,笑道:“你這猴頭,知道本真君的厲害,還不束手就擒,更待何時!”
孫悟空呵呵冷笑道:“小樣的你看,來,吃本大圣一棒!”楊戩與孫悟空斗經三百余合,不分勝負。
楊戩心里暗贊:“這個師弟還真有兩下子,怪不得能打敗哪吒兄弟。我來弄個手段,看他怎應!”
這時,只見楊戩抖擻神威,運轉玄功,四周的靈氣如水歸川,滾滾而聚,繞著楊戩身外盤旋,隨著呼吸,從全身八萬四千毛孔滲透進去,喀嚓喀嚓,隨著天地靈氣入體,楊戩身軀暴漲至萬丈,手中三尖兩刃刀,如山峰擎天聳立,劍氣凌霄,滾滾罡風烈火升騰燃起,卻是使出了法天相地的神通。
洪荒為盤古開天所化,使出法天相地的神通,本身化為盤古真身,原則上可以吸取洪荒天地的一切靈氣,精華為我所用,當然化身盤古真身威力多大,還需要看個人的修為了。
楊戩弓身而起,橫貫天地,眼如日月,額如泰山,鼻似昆侖,口若歸墟,呼吸之間,風起云涌,龐大的身軀,散發出滾滾的煞氣,碾壓八荒,大喝一聲,兩只手舉著三尖兩刃刀往悟空頭上就砍。
孫悟空見狀,卻也不敢托大,也使出法天相地的神通來,變得與楊戩身軀一樣大小,一樣嘴臉,舉如意金箍棒,抵住楊戩。
兩個巨漢金光閃閃,目如曰月,翻翻滾滾,各種殺招遞出,打得是驚天動地、山崩地裂,萬獸驚懼,百鳥嗚咽;唬得那馬、流元帥,戰兢兢搖不得旌旗;崩、芭二將,虛怯怯使不得刀劍。
楊戩和孫悟空使出法天象地神通,現出盤古真身,一時三界大神通者都瞪大了雙眼,臉龐之上,寫滿了不可思議和難以置信的神情。
大赤天,八景宮內正在閉目靜修的老子雙目一睜,精光有三尺之長,透眼射出,瞬息之間又不見蹤影,慧眼關照,楊戩和孫悟空化身盤古真身,正在廝殺,掐指演算片刻,良久嘆息一聲,喃喃自語道:“準提參悟巫族的十二都天神煞陣,還真的找到化身盤古大神的神通。只是不明天機,還難堪大用,徒添笑話而已?”
說完,又恢復了云淡風輕的神情,默誦黃庭,靜修道法,一副仙風道骨的風姿,飄然欲飛,不似凡人。
準提從十二都天神煞陣中悟得盤古真身,卻是沒有三清擁有的盤古元神,盡管神通廣大,卻是沒有那開天辟地,造化天機之能,難怪老子瞧不上眼了。
一旁觀戰的梅山兄弟只趕來見悟空與楊戩難分高下。
“這妖猴本領倒是不小,竟然能和二爺戰了數百回合不分上下,不如你我去花果山中,捉些猴妖過來亂了他的心神?”康太尉的眉頭高高皺起,向其于五人說道。
“善!”
六人定下計策,遂傳下號令,撒放草頭神,縱著鷹犬,搭弩張弓,便殺入花果山,與妖猴廝殺,那些妖猴哪里是天兵的對手,不一刻便敗下陣來,四散奔逃。
孫悟空與楊戩大戰之時忽見本營中妖猴驚散,心中大驚,收了法象,抽身就走。楊戩見他敗走,大步趕上道:“那里走?”
孫悟空見四面八方都是天兵神將,楊戩在后又追得急,不想戀戰,隨化一道金光,起在空中,落了下來,隨變一棵大樹長在路傍。楊戩正趕,忽然不見了妖猴,即運第三只眼睛,定睛觀看,已知孫悟空化為大樹;隨即變化一樵夫,手執斧頭,上前砍樹。孫悟空曉得被他識破,撲的一個虎跳,又竄在空中不見蹤影。
楊戩見悟空消失于眼前,無處可尋,正發愣間感到心中不安,暗叫:“不好!”急縱身駕云起在半空,見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鏡,與哪吒住立云端,真君拱拱手,問道:“天王,可曾見那猴王么?”
李天王聞言,又把玄明鏡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個隱身法,走去營圍,往你那灌江口去也。”
二郎聽說,心中驚怒,即取神鋒,回灌江口來趕。
那孫悟空早一步到了灌江口,存著壞心,到得彼間,掄起鐵棒,將那些廟里的鬼判陰神統統趕了出去,又把供桌上三牲果品,一發掃落在地,再放了一把火,在巽宮吸了一口氣吹去,霎時狂風呼嘯,風助火勢,燒得無比燦爛。
那楊戩遠遠望見火光沖天,大驚失色,疾步趕來時,見那廟宇已然燒成白地,那孫猴子站在一旁鼓掌大笑。他不禁七竅生煙,忿怒如狂,叫道:“妖猴怎敢壞我香火,納命來!”隨化一道金光,起在空中,將孫悟空劈頭就砍。孫悟空**神通,隨刀化一道白氣,護住其身,摯出金箍棒來,架住三尖兩刃刀,打得火星迸出。
二人各使神通,變化無窮,相生相克,各窮其技,凡人世對象、禽獸,無不變化,盡使其巧,俱不見上下。
他兩個且行且戰,復打回到花果山,慌得李靖也顧不上攻打水簾洞,急調遣兵力,喚回哪吒,與各路天神一道,將孫悟空重重圍困。只有數千天兵,兀自在水簾洞口猛攻不休。孫悟空身陷重圍,現了三頭六臂,三條金箍棒紡車般亂轉,抵住了各路神祗。
與此同時,天上南天門大開,玉帝、王母、觀音、太上老君與眾仙俱在空中觀戰。觀音眸光綻放,照耀大千,普照周天,萬物生輝,抿嘴一笑,道:“貧僧所舉楊戩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妖猴圍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且助他一功,管教擒住那猴頭!”說罷將目視往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乃是老子的善尸化身,之前準提與老子的協議他也是知道的,見觀音望向自己,便道:“菩薩將甚兵器,怎么助他?”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悲天憫人,慧輪高懸,照耀大千,眉若柳葉,眸含秋水,齒若白貝,望著下界,燦然一笑。
這一笑恍若刺穿虛無,洞穿蒼穹,彌漫大千世界,照徹恒河沙數之凈土,直達眾人心底,頓時產生無限大歡喜、大清凈、大自在,渾身舒爽,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我將那凈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個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p>
“這猴頭如果被你所抓,那我玄門顏面何在!”
太上老君暗自腹誹了下,遂搖頭笑道:“呵呵,菩薩,你這瓶是個瓷器,如或撞著他的鐵棒,卻不打碎了?你且莫動手,等貧道出手助他一功?!?/p>
這觀世音手上的羊脂玉凈瓶本就是先天靈寶,在準提證道之時,更是烙上了道韻,可謂是‘無堅不摧’,如何會懼孫悟空的腦袋,打碎一說純屬無稽之談。
觀音心下雪亮,卻道:“敢問老君有何兵器?”
太上老君點點頭,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個圈子,說道:“這圈兒,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等我丟下去打他一下?!?/p>
觀音菩薩心中一凜,這老君金剛琢一出,猴子焉能有命在,正待回話,旁邊翊圣真君站了出來,朝太上老君一拱手,道:“區區一妖猴,又何必太上出手呢。本將有一物,可降服此怪。”
玉帝笑道:“真君有何寶物,可降妖猴,速速呈上!”
“遵命!”
翊圣真君恭敬行一禮后,取出一輪,只見這寶輪上面沒有任何紋飾,唯有堂堂正正的煞氣,乃是純粹到極致的煞氣凝結而成。
“此混天輪善能防護,無堅不摧,可降此怪?!被焯燧喿蕴扉T上往下一摜,滴流流,直墜下來。
孫悟空正使全力與眾神周旋,哪里看得到從天上墜下這寶輪來?混天輪自難天門上往下一摜,輕輕打在孫悟空頭上,將孫悟空打翻在地,幾員天神趁機將孫悟空繩索捆綁,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