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仙陣一場混亂之中,毗盧仙悄然離去,卻是并未回金鰲島去。
說起來,毗盧仙雖是通天門徒,但是在截教門下并不起眼,也不顯得出眾,甚至于是十分低調的一個人。不過這毗盧仙也是性子堅定執拗的人,雖然低調,但是卻是有著大慧根。
此次封神之劫,對于截教門下眾仙的作為,毗盧仙并沒有發表過任何的看法,然而他心中卻是復雜的。
他以為,作為仙神之輩,他能看透世間之事。可是真正去看了,卻是會發現天機如此玄妙,以自己的修為,豈是真的那般容易參悟的呢?
雙目微閉,飛在九天之上,聽著耳邊呼嘯的風聲,回響著萬仙陣內群仙混戰的情景,毗盧仙不禁心中一陣激蕩,萬千滋味涌上心頭。這一切的爭斗,到底所為何?仙神之輩,難道也如市井之民一般,那么在乎得失計較嗎?
隱約間,毗盧仙似乎感覺到了那冥冥中自己的使命,自己真正的道。
既然在萬仙陣內選擇了離開,毗盧仙便只當自己離開了截教。他的心,是孤傲的,堅定的。他深深的明白,自己并不是畏死,而是覺得在截教過往的修道生活并非自己真正想要的追求,并不是自己真正追求的道。通天恩師,請恕毗盧不孝,以后空難侍奉與膝下。
不覺間,心血來潮般的毗盧仙,便是飄飄然落在了一座山上。看著滿山的幽靜蒼翠。毗盧仙不由一時間癡了,邁步緩緩的向著山上而行。
毗盧仙正漫無目的的走著,突然西方之處,一片光明普照,梵音檀唱滾滾而來,金蓮朵朵墜落虛空,金燈貝葉浮現,一道人作歌而來:
“善惡一時忘念,榮枯都不關心;
晦明隱見浮沈,隨分饑湌渴飲。
靜坐蒲團存想,昏沉便有魔侵,
將惡念阻明君,何苦紅塵受刃。”
歌聲剛在遠方,不料轉眼之間,卻已到眼前,如此迅速,這位道人舉行卻顯得閑庭信步。
“神足通!”毗盧仙心中一凜。
前面路上站著一位道人,面相慈善,儀態莊嚴,身呈藍色,烏肉髻,雙耳垂肩,身穿佛衣,坦胸露右臂,右手膝前執尊勝河子果枝,左手臍前捧佛缽。
這位道人雙手合十,道:“見過道友!”
毗盧仙不敢怠慢,連忙拱手,道:“不敢,貧道毗盧,不知道友如何稱呼?”
道人道:“貧道乃是西方門下藥師是也!”
“西方門下?”毗盧仙不由得戒心起來。說實話,毗盧仙在萬仙陣中,見接引準提兩位圣人白蓮裹體,舍利現光,知道他們出身清正,截教畢竟差訛,心中倒是很仰慕,只是不知這藥師道人來意如何?
毗盧仙言道:“原來是西方道友,貧道有禮了!”
藥師佛回禮,正色道:“貧道此次前來,是和與道友結個善緣。”
毗盧仙疑惑道:“不知如何結個善緣?”
藥師念了聲佛號,道:“無量壽佛,道友,你如今脫離截教,離開萬仙陣,何不到我西方一起修行。”
毗盧仙沉吟不語。
藥師佛一晃頭,神色自豪,言道:“我那西方勝境乃清凈長樂之鄉,特來請道友同享此無邊福景,演講三乘妙法,無掛無礙,成就正果,完此金剛不壞之體,豈不美哉!”
毗盧仙神色遲疑,猶豫不決。
藥師佛言道:“我有一偈,你且聽著:極樂之鄉客,西方妙術神;蓮花為父母,九品立吾身。池邊分八德,常臨七寶園;波羅花開后,偏地長金珍。談講三乘法,舍利腹中存;有緣生此地,久后幸沙門。”
藥師琉璃佛周身進發澎湃佛韻,引動天地佛紋顯化佛法,無量佛文籠罩四方虛空,無量佛光,照耀諸天寰宇。凡是佛光普照之處,一座座虛幻的婆娑塔聳立而起,山川大地化為佛國凈土,浩蕩梵音禪唱之聲,響徹整個山川。
一拍額頭,一片光明中升起一方世界,盡皆琉璃造就,畝田大小的藥田覆蓋其上,無數藥香飄蕩,在一片佛光照耀下,顯得五彩斑瀾。
周身噴吐清輝,形成光-氣,遠遠看去,如同背光。腦后高懸一輪光環,光環之中有祥云朵朵,高山座座,有七塊凈土,分別駐扎一尊佛陀。
正是東方光勝佛土,善稱名吉祥王如來;妙寶佛土,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圓滿香稷佛土,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佛土。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幢佛土,法海雷音如來;善住寶海佛土,法海勝慧游戲神通如來;凈琉璃佛土,藥師琉璃光如來。此乃藥師七佛,盡數是藥師琉璃光王佛化身。每尊佛陀座下有十二藥叉大將,每一藥叉大將各有七千藥叉以為眷屬。
虛空之中涌出朵朵五色蓮花,異香襲襲,覆蓋了整個方圓萬里的天空,五彩蓮花毫光放出,其中其中顯化一方清凈莊嚴世界。
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正是西方極樂世界勝景,虛幻勝如實景,毗盧仙處于其中,有如身臨其境,甚至可以看見來往的羅漢對他們微微點頭扼首。
一股恢弘威壓襲來,直入神魂,如同泰山壓頂,周身空氣緊凝,不再流通。毗盧仙心中震驚,想不到這西方門下如此了得,竟然已經得窺混元之境。要知道截教門下,號稱萬仙老朝,能得窺混元之境,也不過是通天教主得意大弟子多寶道人而已。
毗盧仙撫掌大贊:“西方妙法無與倫比,獨樹一幟,貧道心中仰慕不己!”
籌思良久,毗盧仙終于皈依佛門,和藥師佛一起去了西方,后成為毗盧佛,只是千年后才見佛光。
回到須彌山后,接引準提端坐在菩提樹下。
準提呵呵一笑,對接引道:“師兄,此次萬仙陣中,我等收得截教三千紅塵,盡奪截教氣運,佛門大興在即呀!“
接引五花拂塵輕輕一甩,喜道:“萬仙陣紅萬仙遭劫,眾生疾苦我佛門以慈悲立門,自當救濟蒼生,不忍其沉淪苦海,自當廣開方便之門,渡化萬仙。善哉,善哉!
隨即,喚來白蓮童子道:“你去尋彌勒師兄來此!”
白蓮童子走后半柱香,一笑瞇瞇的大肚和尚拿著一寶袋,走到二位教主跟前,合十問候道:“弟子彌勒拜見師尊、師伯,愿二位圣人萬壽無疆,長享極樂!”
準提點點頭,言道:“此次在萬仙陣中,爾收得截教三千紅塵客,為我佛門立下大功。”
彌勒笑道:“彌勒何德何能,只是遵照師尊吩咐辦事而已!”
準提這位大弟子笑容可掬,手托人中袋,頭頂佛輪高懸,舍利子、金燈、貝葉、漁鼓、蓮花、佛珠、花籃懸浮,光明普照,功德圓滿,道行精進。周身隱隱約約周身響起師子無畏音、大慈柔軟音、大梵清凈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裊裊不絕,這些無量妙音能施眾生樂、濟度生死岸。
看著自己這弟子,準提賞識地點了點頭,萬仙陣中,彌勒以人種袋收取截教三千客,和通天教主一番交手,可圈可點,雖敗尤榮呀。
彌勒打開人種袋,把西方有緣之客全部放了出來。
準提慧眼掃視了一圈,高高下下,攢攢簇簇,盡三山五岳之仙,五湖大海之客,形容各異,品類非同,大略有三千道者。看到三千截教修士頭頂顯出一點紅氣,就知道這乃是與西方有緣之客,資質雖然不算上乘,但是勝在人數眾多,也算是佛門大興的基礎了。
準提心中大喜,臉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一絲微笑。
接引準提兩位圣人對視了一眼,道:“爾等之中有三千有緣之客,當如我佛門,從此遠離輪回之苦,不受因果牽連,同參寂滅,共悟菩提。今日本座上體天心,下憐萬靈,為爾等演講西方妙法,度爾等共入極樂。”
法音妙語,綻放萬千蓮花,一圈圈光暈散開,耳畔猶如萬千佛陀在耳畔吟唱,顯化西方妙境氣象。無量清凈梵音宣講,如同甘霖遍撒,三千截教有緣之客感覺一股恢弘無量的慈悲禪意襲來,心中善念大,忍不住皈依三寶,供奉諸佛。
接引道人雙眼半合半開,精光熠熠,一片祥和,慈悲大象氣息環繞,諸天妖魔不侵,諸邪避退,乃是無量金身,不生不滅之圣人道果,腦趺而坐,端坐十二品金蓮,祥云聚攏,油亮腦門之上白虹八十一道,四處貫通,腦后懸掛一輪圓光,燦若朝日。
宣聲佛號,接引道人升到半空,化為一巨大的金身,其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于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
阿彌陀佛端坐蓮臺,腦后日月懸掛,周身星空彌漫,手中一顆摩尼珠光明萬丈,普照諸天,遍及十方凈土,震懾妖魔鬼怪,莊嚴殊勝,不可度量,說法道:“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就見西方世界,大放光明,靈山周圍,現一佛國,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又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準提雙掌胸前合十,結合掌印,念道:“愿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希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升極樂國。”
阿彌陀佛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阿彌陀佛肉髻迭起,綻放無量神華,照耀大千寰宇,撐起一片莊嚴殊勝凈土,萬佛繞身,光明永駐,不墮永夜,看上去寶相莊嚴、恢弘浩大。
旁邊一佛問曰:“若只得聞是經受持者,作何處置乎?”
阿彌陀佛檀口微啟,答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于阿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問曰:“若有發愿欲生阿彌陀佛國者,作何處置乎?”
答曰:“若有人已發愿、今發愿、當發愿,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于阿多羅三藐三菩提,于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愿生彼國土。”
阿彌陀佛周身大放光明,眉心白毫宛轉,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口吐七彩光華,其音震動無量世界。一時之間西牛賀洲佛光浩大,梵音猶如雷霆滾滾,萬靈拜服,求佛問道,心誠禱告。
但見阿彌陀佛含笑,眉間大放百千萬億大光明云,所謂大圓滿道德光明云、大圓滿太清光明云、大圓滿玉清光明云、大圓滿上清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歸依光明云、大贊嘆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說光明云也。
又出種種微妙之音,所謂醍醐灌頂音、檀波羅密音、尸波羅密音、孱提波羅密音、毗離耶波羅密音、禪波羅密音、般若波羅密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脫音、無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獅子吼音、大獅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出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音已。盡顯圣人風范,西方妙法!
大道之音化為種種神秘圖文,色澤金黃,幻生幻滅,符箓流轉,光華閃爍;種種道境演化佛家妙境。
寶焰金光映日月,異香奇彩更微精。七寶林中無窮景,八德池邊落瑞瓔。素品仙花人罕見,笙簧仙樂耳更清。
西方勝界真堪羨,具乃蓮花瓣里生。曇花開放滿座香,舍利玲瓏上乘。極樂世界,七重欄循,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
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華。
又有種這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等諸鳥在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當真是廣博嚴凈,清凈莊嚴。
無數經文脫口之后,化作金色流嵐,飛舞西方極樂世界之中,化作西方曼陀羅寶花墜落,入得截教三千紅塵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