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排灰色圖標中,此刻【貓貓裁縫鋪】的金色圖標閃閃發(fā)光。
不是和食物有關(guān)的啊......祁紅豆小小的失落了一下,接著便點了【貓貓裁縫鋪】的圖標,進入了游戲。
【幸福小鎮(zhèn)】作為金手指,里面并不是空城,里面每個圖標里都有固定的npC。
例如【便民醫(yī)院】里的老中醫(yī)和其他部門的各個主治醫(yī)生以及藥店里的員工,【貓貓裁縫鋪】里面也有一個穿著印花貓貓頭裙子的少女,她就是這個裁縫鋪的固定NPC。
當然,這些NPC只會在固定程序里面完成自己的業(yè)務(wù),并不會主動發(fā)表其他言論。
比如,此刻祁紅豆進去之后,少女店長說了一句【歡迎光臨】之后就繼續(xù)忙自己的制衣工作了。
好似祁紅豆只是稀松平常的客人。
【貓貓裁縫鋪】的店面不大,也就三十平左右的樣子,店里面琳瑯滿目男女老少的成衣都有,全是現(xiàn)代裝。
小裁縫的手藝很好,祁紅豆摸著一套鵝黃色的吊帶長裙,絲綢的質(zhì)感讓人忍不住流連忘返。
相比較五花八門材質(zhì)各異的女裝,男裝就要遜色很多,大部分都是休閑裝運動裝,顏色也多是藍黑灰白之類的。
不過這些衣服都有個統(tǒng)一的點,那就是材質(zhì)太好了!款式太超前了!
沒有一樣是可以拿出去的。
在裁縫鋪里面轉(zhuǎn)悠半天之后,祁紅豆看到了角落里疊放在地上的布料。
【......這是淋過雨要報廢舊的布料,你確定要買嗎?】
聽到祁紅豆要買一堆準備處理的廢布,小裁縫停下了手上的工作,吃驚地抬頭看了過來。
祁紅豆點頭。
有客人要買,小裁縫也沒有理由拒絕,不過因為是廢布,小裁縫賣出的價格很低廉。
就這樣,祁紅豆花費兩個金幣,買了兩匹一藍一黑的‘廢布料’。
一匹布料一般是33.33米,等于十丈,共計一百尺,一個成年人做一身衣服差不多要十二尺,這兩匹布料能做不少衣服了。
搞定廢布料,祁紅豆還找小裁縫給自己量身定做了兩身藏藍色的夏裝和兩套貼身衣褲,她忍自己身上帶味道的衣服很久了!
在裁縫鋪又挑又選加上定制衣服差不多過了一個小時后,祁紅豆才心滿意足的去了醫(yī)院自己的專屬病房睡覺。
在裁縫鋪開放之前,祁紅豆不是沒有想過把病房里面的床單被子帶出去改善一下自己臥房條件,但是事實證明,除非是她花錢購買的東西,否則其他的她一個都別想帶走。
這天晚上,除了被從天而降的‘驚喜’嚇得徹夜難眠外的趙元文一家子,其實還有個人睡不著覺。
即便已經(jīng)過去了一天,但是趙玉秀的臉上依舊火辣辣的疼。
黑暗中,屋子里的堂姐堂妹們 都已經(jīng)睡著了。
趙玉秀從枕頭下摸出來一個蛤喇油。
不過這個小貝殼里面裝的卻并不是真的蛤喇油。
趙玉秀握著手里的小貝殼,想到了臨吃飯之前,自己在打掃豬圈的時候,奶奶走過來看了看她的臉,然后塞給她東西的畫面。
心里莫名不是滋味。
枕頭下除了已經(jīng)被她握在手里的小貝殼,還有用的紙包著的兩塊錢。
雖然奶啥都沒說,但是趙玉秀覺得奶肯定知道自己并沒有去赤腳大夫那里花錢買藥了。
不然奶也不會給自己抹臉的膏藥。
黑暗中,趙玉秀的神色不明,她慢慢打開自己的手心,用手指從小貝殼里摳了 一點膏藥涂在了自己腫脹的左臉上。
一股淡淡的藥香慢慢在鼻端散開。
臉上火辣辣的感覺漸漸消散,滿腹心事的趙玉秀也不知不覺睡著了。
趙玉秀手里的膏藥,毋庸置疑,就是祁紅豆在【便民醫(yī)院】的藥房里面買的。
不過藥房里的那一管膏藥是塑料包裝,上面還有文字,為了謹慎起見,祁紅豆在臥室的抽屜里面扒拉了半天,終于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容器。
她的確猜出來趙玉秀并沒有花錢去找赤腳大夫買藥,她也隱隱猜得出趙玉秀的打算。
不過飯要一口口吃,事情要一件件來,她并沒有點破。
只是把藥先給了趙玉秀。
-
第二天一大早,祁紅豆就在眾人面前,提著家里攢的一籃子雞蛋,背著一個蓋著稻草的籮筐,去鎮(zhèn)上了。
家里人對這個倒是沒有什么反應(yīng),而且老太太昨天還說了要買肉,大家也不奇怪。
況且從前趙老太偶爾出門一趟,也都是自己一個人搞定。
老太太不主動開口要誰跟著,那就是大家都沒份,老太太買什么,買多少,都是老太太一個人決定的。
一言堂的壞處肯定多多,但是也有好處,尤其是現(xiàn)在這會兒這些好處大大的方便了祁紅豆。
從天蒙蒙亮走到天光大亮乃至艷陽高照,鄉(xiāng)下泥土路蜿蜒曲折,路兩邊不是樹叢就是田野,蟲鳴鳥叫和藍天白云下微弱的風(fēng)兒,讓人覺得視野清明,心情都好了許多。
祁紅豆覺得要是換做自己原本的身體,這樣一走幾公里不停歇肯定是受不了的。
但是趙老太的身體卻并沒那么難受,雖然老太太身體一檢查毛病一堆,但是以前也是干慣了農(nóng)活的,這走幾步路還真不是什么事。
或許還有這兩天在【便民醫(yī)院】做針灸吃藥,中西合璧的效果,反正祁紅豆一直走到鎮(zhèn)子上,中間也只歇過兩次。
當然,她沒有傻傻地一路提著雞蛋就是了,背簍里面除了稻草啥都沒有,用布蓋著的雞蛋籃子里面的雞蛋也早就被轉(zhuǎn)移到【便民醫(yī)院】的病房里面了。
68年南省青云市的偏遠小鎮(zhèn),其實條件也就比鄉(xiāng)下稍微好一點。
也就是比農(nóng)村多了一些磚瓦房,超過三層樓的房子都是屈指可數(shù)。
這時候人從鄉(xiāng)下到鎮(zhèn)上,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糧站和供銷社。
祁紅豆一個鄉(xiāng)下老太太,提著個籃子還背著背簍,在鎮(zhèn)上沒溜達幾步,就有人假裝路過,極小聲地開口問了一句,
“有雞蛋沒?”
鄉(xiāng)下人會積攢一些雞蛋來鎮(zhèn)上換東西這事也是鎮(zhèn)上公開的秘密,而且因為物資貧乏,他們交換的最多的就是雞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