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大勇、王冬至到了顧家的時候,徐天裘正好也對傅明彥的采訪結(jié)束了。
其實大部分的事情,徐天裘在武裝部已經(jīng)聽得清清楚楚,現(xiàn)在無非是再詢問一些細節(jié),好讓報道更為詳盡出彩。
對于徐天裘這個三十多歲的老記者而言,他經(jīng)歷的采訪事件很多,這一次女兵回家事件本身就足夠精彩,無需畫蛇添足,只需要如實刊登就是一個好新聞。
徐天裘合攏了本子,站起身來,對著傅明彥伸手。
“傅同志,謝謝你,你這邊還有客人,我就不打攪你了。”
“我們2月22日的時候再見面。”傅明彥笑著握住了徐天裘的手,“到時候我們可以在校園里走一走,看看有什么可以取材的。”
“一定一定。”徐天裘笑著說道,“我還沒去北大,托了你這個理科狀元的福,也可以在北大里轉(zhuǎn)一轉(zhuǎn)。”
傅明彥在談笑之中透露了自己北大新生的身份,這讓徐天裘起了興致,追問之后,徐天裘自然而然知道了對方是理科狀元,還考了英文系。
這一次的報道不用寫進去這些信息,會讓文章的主次不分,但是倒是下一篇報道是可以的。
徐天裘當即詢問對方愿不愿意在2月22日這一天再接受采訪。
77年是首屆高考恢復(fù),78年的2月開學(xué),報社方面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新聞。
北大、清華是整個華國高校的璀璨明珠,眼前人是北大的學(xué)生,還有江川省的理科狀元身份,考入的還是英文系,到時候很適合作為報道的文眼。
傅明彥當然會同意,報道日就一天,選擇上午快十二點這個黃金時段,傅明彥猜測,那個假“傅明彥”應(yīng)該報道了。
正好帶著記者去撞個正著,兩個“傅明彥”入學(xué),豈不是比其他的事情都要轟動?
有了記者的參與,后面推進成立專案組,把操辦拿走錄取通知書的一系列人處理掉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其他人不知道傅明彥的打算,只知道高考正式入學(xué)那一日他又要接受采訪了。
李愛花老太太一直笑著嗑瓜子。
傅平眼角的皺紋炸開了花,他本來想著的是,過完大年初三就回去的,一直在顧家住著不是個事,現(xiàn)在忽然就舍不得了。
傅平他也想看看兒子入學(xué)的情形,那一天會有記者采訪呢。
傅明珠淺淺笑了起來,隨即又有些為難,她也是那天要去學(xué)校報到。
不過她很快就支棱了起來,完全可以先去哥哥的學(xué)校,她晚點再去報道好了,哥哥的學(xué)校好,上報紙的機會也更難得。
她不想錯過哥哥的高光時刻。
顧玉惜則是一直甜甜的笑著,她的脊背挺直,別人夸獎傅明彥,那些夸獎她都接受了下來,這是她的丈夫。
·
送走了報社記者,傅明彥把出版社的兩位編輯迎了進來。
李愛花老太太迅速給更換了新的茶水,新的瓜子花生已經(jīng)就位,就連落在茶幾附近的一點碎屑也被清掃得干干凈凈。
狄大勇和王冬至又被站在面前的傅明彥給鎮(zhèn)住了。
今天“問潭”帶給了他們太多的震撼,第一震撼于作者本人像是筆下的于則正一樣,聰慧睿智,和人握手就能夠判斷出來手中的老繭不對,從而有這個傳奇事件的產(chǎn)生。
第二震撼于本人的年輕,少年人的模樣清雋,高大英俊,明明是農(nóng)村小伙,站在這樣裝潢大氣的房中卻一點都不怯場。
第三震撼于傅明彥居然是理科狀元,還考入了北大。
老太太把水杯遞過來的時候,兩人都雙手接過,和老太太道謝。
狄大勇首先開口:“傅老師是理科狀元啊,真是沒想到文章寫的好,數(shù)理化也學(xué)得好,這就是國家說的復(fù)合型人才吧。”
編輯部習(xí)慣性稱呼作者們?yōu)槔蠋煟矍暗哪挲g小,但是狄大勇還是沿用了老習(xí)慣。
顧子深可不知道這個習(xí)慣,不由得咋咋呼呼說道:“我姐夫是大學(xué)生,不是老師啊。”
“我們稱呼作者都喊老師,喊習(xí)慣了。”
“就你話密。”李愛花老太太敲了孫子一下,“你再多嘴就回房。”
顧子深可不想回去,用手在嘴邊做了一個拉拉鏈的手勢。
傅明彥笑著說道:“按兩位編輯老師的習(xí)慣吧,喊我傅老師可以的。”
傅明彥以前飯局上和文聯(lián)、作協(xié)里面的人吃過飯,不管年齡大小,其他人確實都喜歡稱呼文化人為老師。
以前沒得選,不管他經(jīng)營的產(chǎn)業(yè)有多大,在那些干部們的面前,都是“小傅”,而現(xiàn)在,還尚未踏入大學(xué),已經(jīng)是“傅老師”了。
傅明彥坦然接受了這個稱呼后,很快步入到了正題,兩人過來是為了座談會的事。
傅明彥已經(jīng)到了首都,現(xiàn)在距離過年還有一點時間,要是傅明彥同意,那么準備在年前開座談會。
又沒開學(xué),傅明彥的時間很多,自然是同意的。
把顧家的電話留給了編輯部,狄大勇和王冬至就離開了。
顧家人倒是提了留下來吃飯,這兩人頭搖得像是撥浪鼓一樣。
開玩笑,顧家的幾人相繼回家,加上女兵回家事件的當事人,孫宜貞、馮文芷還有小全一家人都來了,他們這兩人留下干什么?明顯這些人得中午一起吃個飯。
等到離開了顧家的家屬院,王冬至把自行車的車腳一踢,騎上車后對著身邊的狄大勇說道:“狄哥,在我心中,這個問潭真的和他筆下的人物一樣。真是個有睿智又有人格魅力的人。”
狄大勇最開始和王冬至說了,不要對作者有太多的濾鏡,于則正在書中呈現(xiàn)的模樣,不代表作者本人的模樣。
結(jié)果現(xiàn)在見到了傅明彥,狄大勇的那些教導(dǎo)全部完蛋,于則正在書中好歹還是帶著眼鏡,模樣是有書卷氣的清雋,而傅明彥則是高大英俊又睿智。
江川省理科狀元,還要去北大念英文系,這傅明彥可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作者有話要說:加更完畢,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