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的晨鐘敲到第三響時,府衙前的鳴冤鼓已被拍得震天響。
“威——武——“
兩側(cè)衙役的喝聲有氣無力,倒是一陣香風(fēng)先飄進(jìn)了大堂。知府程敏之縮在公案后,看著師爺小跑進(jìn)來,附耳道:“大人,是'脂粉衙門'的人來了。“
程敏之手里的驚堂木“啪“地掉在地上。
三頂青綢小轎停在衙前,轎簾一掀,先探出六只描金繡鳳的官靴。為首的婦人約莫四十歲,頭戴烏紗描金冠,腰間玉帶上懸著鎏金算盤和銅鑰匙——正是青州女判司主事,林見素。
“程大人。“林見素一腳跨過門檻,后頭十二個著圓領(lǐng)袍的女書辦魚貫而入,“昨夜貴府捕快在醉仙樓拿了個畫皮妖,按《大清風(fēng)鑒·異類律》,該移交我司處置。“
程敏之的胡子抖了抖:“林主事,那妖物害了三條人命……“
“所以更該由我們審。“林見素身后轉(zhuǎn)出個戴帷帽的年輕女子,聲音清凌凌似碎冰碰瓷碗,“妖物附在醉仙樓頭牌蘇小小身上三月有余,而貴府竟無一人察覺——“
帷帽輕紗被指尖挑開一線,露出半張雪玉似的臉:“程大人要不要猜猜,這三個月,您那位師爺去醉仙樓喝了多少回花酒?“
師爺“撲通“跪下了。
女判司的地牢不設(shè)刑具,倒像間精巧繡房。四壁掛著《女誡》《閨范》的繡屏,熏籠里燃著安神的蘇合香。
蘇小小——或者說披著蘇小小皮囊的畫皮妖——被三十六根銀針釘在湘妃竹榻上。每根針尾都綴著珍珠,乍看像給美人添了套別致首飾。
“奴家冤枉呀。“畫皮妖眨著秋水眸,“那三個登徒子自己心脈爆裂而死,與奴家什么相干?“
林見素慢條斯理地煮茶:“蘇姑娘別急。你右肩胛骨下三寸,是不是有個梅花烙?“
畫皮妖瞳孔驟縮。
“嘉靖三十七年,南昌寧王府逃了個歌姬。“林見素推過一盞君山銀針,“那姑娘肩上有寧王烙的梅花印,后來被發(fā)現(xiàn)在枯井里——皮肉完好,骨頭卻不見了。“
茶湯映出畫皮妖扭曲的倒影:“你、你怎么……“
“因為那口枯井二十年前被我祖母填了。“帷帽女子突然開口,“井底七具白骨,每具的肋骨上都刻著'寧王賞玩'。“
地牢忽然靜得可怕。熏香里混進(jìn)了鐵銹味,畫皮妖的指甲暴長三寸,又硬生生縮回去:“你們女判司……不是只管女人官司么?“
“是啊。“林見素微笑,“所以寧王世子的案子,我們只審你這張——“她突然撕下蘇小小一片指甲,“偷來的皮。“
指甲落地化作半截指骨,骨節(jié)上依稀可見牙印。
女判司的刑堂設(shè)在繡樓頂層。
沒有血淋淋的刑具,只有十二扇花鳥屏風(fēng)圍成的圓圈。林見素將畫皮妖按在圈心蒲團(tuán)上,自己卻退到屏風(fēng)后。
“按《女鑒》第三十六條,異類害人者,當(dāng)受'織魂之刑'。“帷帽女子摘下帷帽,露出一張與蘇小小一模一樣的臉,“但念你生前也是苦命人——“
她從袖中抽出一根金線,線頭綴著銀針:“我替你縫好這張皮,送你去轉(zhuǎn)世,如何?“
畫皮妖突然尖叫:“你不是女判!你是……“
金線穿唇而過,將未盡之言縫成一聲嗚咽。屏風(fēng)上投出詭異影子:女子飛針走線,而地上的“蘇小小“正被一寸寸拆解,露出內(nèi)里千瘡百孔的舊皮囊。
窗外更鼓敲過三更,繡樓里飄出燒焦的絲綢味。晨光熹微時,林見素獨自下樓,手里捧著個錦盒。
“送去給程大人。“她對值守的女書辦道,“就說這是寧王府舊案的證物——“
盒蓋微啟,一片繡著梅花的完整人皮在朝陽下泛著珍珠光澤。
蒲小倩被一陣刺耳的警報聲驚醒。
她睜開眼,發(fā)現(xiàn)智能羅盤正在床頭柜上瘋狂旋轉(zhuǎn),投影屏上跳動著血紅色的警告:
【檢測到未登記妖氣波動】
【來源:蒲松齡紀(jì)念館快遞包裹】
【危險等級:A】
“又來了。“她抓了抓亂糟糟的長發(fā),赤腳踩過滿地古籍。昨晚通宵修復(fù)《聊齋》殘卷,現(xiàn)在太陽穴還在突突地跳。
咖啡機(jī)自動研磨的聲音中,手機(jī)彈出三條消息:
孫無月:[圖片](一只金毛猴子在快遞車上豎中指)
“你家祖?zhèn)鲗氊惖截浟耍献硬铧c被這玩意咬斷尾巴“
異人局·李炎嫣:
「九點前來局里報到,否則吊銷你的通靈執(zhí)照」
白小楚:(凌晨3:21發(fā)送)
“咖啡廳冰柜里有醒神湯...別喝第三格的血袋,那是客戶預(yù)訂的“
蒲小倩盯著紀(jì)念館送來的檀木匣子。
匣蓋刻著熟悉的槐樹紋樣——和第一章結(jié)尾古槐的描寫一模一樣。指紋解鎖后,里面靜靜躺著三樣?xùn)|西:
碎成兩半的龜鈕硯臺(裂縫處滲出黑色結(jié)晶)
一卷數(shù)字化修復(fù)的《百妖譜》U盤(標(biāo)簽寫著“測試版1.0“)
泛黃的快遞單(寄件人:清虛道長 收件人:蒲小倩 日期:2023年)
“見鬼了...“她指尖剛觸到硯臺,羅盤突然尖叫:
【警告!檢測到《畫皮》篇能量殘留】
【DNA匹配度99%:白綾妖直系血脈】
鏡面般的黑結(jié)晶突然映出一張人臉——是白小楚的輪廓,但眼角帶著三百年前那個繡娘的哀愁。
李炎嫣把硯臺扔進(jìn)掃描儀,全息屏彈出三維建模:
“納米級墨晶,能吸收人類負(fù)面情緒轉(zhuǎn)化為能量。“她敲了敲屏幕,“和你曾祖寫的'怨氣凝而不散'一個原理,不過現(xiàn)在...“
畫面突然切換成物流監(jiān)控。深夜的紀(jì)念館里,黑色結(jié)晶像活物般爬進(jìn)《畫皮》展柜,把數(shù)字化文檔篡改成:
「白小楚,男,25歲,畫皮師」
「危險系數(shù):SSS」
“你們蒲家造的孽。“李炎嫣冷笑,“當(dāng)年沒超度的冤魂,現(xiàn)在通過大數(shù)據(jù)復(fù)活了。“
蒲小倩沖回店里時,白小楚正在給客人畫“人皮美瞳“。
他的化妝刷蘸著特制顏料,筆尖掃過顧客眼皮的瞬間,瞳孔立刻變成《聊齋》里描述的“重瞳“。
“別動!“蒲小倩一把拽住他手腕。
化妝鏡里,白小楚的倒影突然扭曲——浮現(xiàn)出崇禎年間繡娘上吊的畫面,而他的鎖骨處,正緩緩浮現(xiàn)出和硯臺裂紋一模一樣的圖案。
“你早知道自己是白綾妖的后代?“
白小楚的睫毛顫了顫:“我只知道...每畫一張皮,就會忘記一段記憶。“他拉開衣領(lǐng),心口處有個二維碼紋身,“上周醒來時,發(fā)現(xiàn)這里多了這個。“
蒲小倩掃碼,手機(jī)跳出頁面:
【畫皮師契約第7條】
「記憶是顏料的代價」
「當(dāng)忘記自己的名字時,將繼承白綾全部力量」
深夜,通靈館的警報再次響起。
U盤自動插入電腦,《百妖譜》測試版程序開始瘋狂運行。屏幕上,所有被蒲松齡記錄過的妖怪?jǐn)?shù)據(jù)化作流光,順著網(wǎng)線流向城市各個角落:
寫字樓電梯里,白領(lǐng)的智能手環(huán)突然顯示「您已被《尸變》篇選中」
網(wǎng)紅直播間,主播的美顏濾鏡變成《畫皮》特效
西游快遞的物流車上,孫無月的金箍棒導(dǎo)航儀彈出「檢測到墨妖病毒」
蒲小倩抓起祖?zhèn)鞯睦讚裟久P,蘸著硯臺結(jié)晶在屏幕上寫下一行符咒。
數(shù)據(jù)流驟然停滯,化作白綾妖的虛影:
“三百年了。“她的聲音帶著電子雜音,“我要的不再是清白...而是所有被你們蒲家寫錯的妖怪,都能重寫自己的結(jié)局。“
蒲松齡盯著宣紙上那行憑空出現(xiàn)的批注,指尖微微發(fā)顫。
“白綾妖……“他低聲念道,墨跡在燭光下泛著詭異的青黑色,仿佛有生命般微微蠕動。
窗外,一陣?yán)滹L(fēng)卷著梨花撲進(jìn)書房,案頭的燭火猛地?fù)u曳起來。就在這明滅之間,蒲松齡分明看到,那行批注的末尾,一滴墨汁緩緩凝聚,竟化作一個細(xì)小的笑臉,沖他眨了眨眼。
“先生,您答應(yīng)過我的。“
少女的聲音忽然在耳邊響起,蒲松齡猛地回頭,卻見書房角落的陰影里,那素衣少女的身影正一點點凝聚成形。她的衣袂無風(fēng)自動,袖口滴落的墨汁在地板上蜿蜒成一條細(xì)線,直指書案上的硯臺。
“您用我的故事研墨,卻不肯給我一個名字。“少女的聲音帶著幾分委屈,“三百年來,我游蕩在章丘的每一寸土地,聽著人們傳頌?zāi)摹读凝S》,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蒲松齡深吸一口氣,強(qiáng)自鎮(zhèn)定道:“白姑娘,你既已入書,為何還要糾纏?“
少女忽然笑了,那笑容明媚得不像一個鬼物:“因為您寫錯了。“她伸手指向《畫皮》篇,“那日被沉塘的書生,根本不是因為貪色而死。“
話音未落,硯臺中的墨汁突然沸騰起來,一張扭曲的人臉浮出墨面,發(fā)出凄厲的哀嚎。蒲松齡驚得后退一步,卻見那人臉掙扎著吐出幾個字:“冤枉……我是被……“
“住口!“
一聲厲喝從窗外傳來,緊接著一道金光閃過,那人臉?biāo)查g被擊散。蒲松齡抬頭望去,只見一個身著道袍的老者站在院中,手中拂塵一揮,那少女的身影頓時如煙消散。
“蒲先生,“老者踏入書房,神色凝重,“您招惹了不該招惹的東西。“
蒲松齡定了定神,認(rèn)出這是青州云門山的清虛道長。他苦笑道:“道長說笑了,蒲某不過一介書生,何來招惹之說?“
清虛道長沒有答話,而是走到書案前,仔細(xì)端詳那方裂開的硯臺。半晌,他嘆了口氣:“這是'血硯',用刑場鎮(zhèn)紙石所制,本就聚陰。您又以百家故事研墨,日積月累,這些故事里的冤魂便寄居其中。“
他指向《聊齋》手稿:“您每寫一個故事,就放出一個魂魄。如今它們想要更多——要名字,要公道,要……“
“要復(fù)仇。“蒲松齡接話道,忽然明白了什么,“所以白綾妖才會說,我寫錯了。“
清虛道長點點頭:“冤魂入書,若得真相,便可安息;若被歪曲,怨氣更甚。“他頓了頓,“蒲先生,您可知這硯臺的原主是誰?“
蒲松齡搖頭。
“順治十八年,章丘縣令周世昌。“清虛道長沉聲道,“此人酷愛刑訊,尤好以筆墨記錄犯人供詞。這方硯臺,浸透了無數(shù)冤魂的血淚。“
一陣寒意爬上蒲松齡的脊背。他忽然想起,自己收集的這些故事,有多少是真相,有多少是訛傳?那些被寫入《聊齋》的鬼狐精怪,又有多少是如白綾妖這般,等著一個公道?
“道長,我該如何是好?“
清虛道長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遞給他:“這是《百妖譜》殘卷,可辨妖物真?zhèn)巍D粽嫦霝樗鼈兞鳎彤?dāng)還它們一個真相。“
蒲松齡接過竹簡,只覺入手冰涼。展開一看,只見第一頁上寫著:
「白綾,崇禎七年生,章丘繡娘,擅工筆。因拒縣令周世昌逼婚,被誣以巫蠱之名,縊死于古槐。怨氣凝而不散,化而為妖,善摹人皮,畏朱砂。」
在這行字的下方,還有一行小字:「其冤未雪,其恨未消,故不入譜。」
蒲松齡抬頭望向窗外,夜色深沉,古槐的影子在月光下?lián)u曳,仿佛一個懸吊的人影。他忽然明白了白綾妖的執(zhí)念——她要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清白。
“我明白了。“蒲松齡提筆蘸墨,在《畫皮》篇的末尾添上一行批注:「白綾,章丘繡娘,工筆絕倫,含冤而死。后人傳其化妖害人,實為污蔑。今還其清白,入《百妖譜·貞烈卷》。」
筆落之時,一陣清風(fēng)拂過書房,案頭的燭火輕輕搖曳,似有若無的嘆息聲隨風(fēng)消散。清虛道長微微頷首:“善哉。一個冤魂得以安息,還有千百個等著您呢。“
蒲松齡望向那方裂開的硯臺,墨汁中似乎又有新的面孔在浮現(xiàn)。他深吸一口氣,展開《百妖譜》殘卷,提筆寫下第二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