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華還想再聽點八卦。
但賈張氏已經察覺到了高華的存在,綠豆眼滿是憤恨的目光,最終還是把罵人的話咽了回去。
無他,國罵很多都要涉及父母。
而高華有烈士家屬的牌子,罵他爸媽,就是罵烈士,只要高華上綱上線她就等著吃花生米吧!
何雨柱也不再說話。
瞪了高華一眼,他拎著飯盒出門上班去了。
嗯,他是走路上班。
公交月票漲價了,從每月四元漲到了六元,他有些不舍,因此就停了自己的月票。
高華自然是坐公交。
他不差錢。
畢竟他有系統,又是采購員,能將空間產出合法變現。
很快。
高華到達軋鋼廠。
他慣例打掃衛生,然后等著開晨會。
說是晨會,其實主要是讀報。
這是如今這個年代的特色,不得不品嘗。
晨會開到一半,辦公室的電話突然響起了起來。
楊秀英接起問了幾句,旋即將話筒遞給高華:“門口保衛說有人找你……”
高華拿過電話簡單詢問了幾句,然后滿是歉意的望向楊秀英:“楊姐,如果沒別的事我先過去了。”
楊秀英點頭:“去吧。”
很快。
高華在工廠門口見到了幾個熟人。
二狗。
嗯,就是之前用京西稻換高華糧票的那個民兵隊長。
“二狗同志,有什么事嗎?”
高華上前詢問。
二狗望了望門口荷槍實彈的民兵和保衛,將高華拽到角落,壓低聲音:“我們幾個今天來,就是想問問高同志還要不要稻谷了?”
我不想要了,但這是個人情……高華心如電轉,笑著點點頭:“你們有多少?”
二狗豎起五根手指:“五十斤!”
“不少啊!”
高華有點驚訝。
畢竟京西稻是特供,收割之后幾乎全部被西直門糧庫收購,專供領導和外國友人,就連種稻子的農民也只有每人五斤的定量!
驚嘆過后,高華問道:“你們想換什么?面票?布票?還是錢?”
二狗連連搖頭。
尤其是聽到錢這個字,更讓他打了個哆嗦。
他壓低聲音:“高同志,我們想用稻谷換點洗臉盆、水桶、鐵鍋啥的,供銷社漲價了,我們買不起……”
另外幾個農民面露沮喪。
他們去年一個工只有一毛一分錢。(注1)
嗯,一個工是十工分,是一個壯勞力工作一天的成果。
因此,壯勞力的月收入就是三塊三毛錢。
如果當月上工少,錢還會更少。
只是聽到二狗的話,高華露出懵逼臉。
他們這是軋鋼廠,主要負責金屬壓力加工。
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旋轉的軋輥改變鋼錠或者鋼坯的形狀,出產諸如橋梁鋼、鍋爐鋼、管線鋼、螺紋鋼之類的工業鋼材,并不生產臉盆或者水桶之類的生活物資。
但這不代表高華沒有辦法。
嗯,軋鋼廠有兄弟單位,其中就有搪瓷廠之類的民用工廠。
高華點點頭:“稻谷我收了,你們在這里等著,我去給找人你們開票證!”
說完,他向辦公樓跑去。
辦公室內。
李意舟聽到京西稻這三個字差點沒蹦起來。
這么多年,她也只在自家公爹那里吃過幾回京西稻!
要知道她那公爹可是能上朝面君的存在!
“多少斤?”
李意舟一臉急切。
嗯,她已經想好該如何在秦偉面前顯擺了。
高華回答道:“我表哥說,他那一共有五十斤,不過是稻谷,需要咱們自己找地方碾成米。”
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
表哥、表弟的身份,主要用來規避投機倒把的罪名。
聽到還是稻谷而不是大米,李意舟有些疑惑。
趙禮在旁邊解釋道:“稻谷方便儲存。就像咱們吃的白面、棒子面一樣,也是以小麥、玉米的形式儲存。”
李意舟緩緩點頭,目光急切望向高華。
高華則看著楊秀英和趙禮:“您二位不要嘛?”
楊秀英笑道:“這么金貴的東西我們可吃不起……”
趙禮也點頭道:“這次算了,下次吧。”
他倆的錢大多拿去布局手表、自行車漲價這件事,如今屬于省吃儉用階段。
李意舟笑了起來:“小高同志,看來你表哥的稻谷要由我完全采購了!”
嗯,她現在已經在想如何分配這些京西稻了。
她娘家,公爹家,小姑家,大姑姐家還有她自己家,以及一些相熟的朋友都要送到。
五十斤稻谷,真的太少了!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很快。
李意舟打了幾個電話,用于兌換搪瓷盆之類工業品的票據就送到了。
這時候的票據分兩種。
一種是購買資格,另一種則是兌換卷。
前者就是手表票、自行車票等票據,擁有這些票據,才擁有購買這些工業品的資格,而后者則是憑票即兌,不花錢就能獲得票據上所寫的商品。
李意舟弄來的票是兌換卷。
兌換單位是郊區的百貨商店,這樣就方便二狗他們去領取物品。
高華謝過,拿著票據離開辦公室。
李意舟并沒有跟過去。
這是規矩。
二狗等人是高華的采購渠道,她去接觸屬于犯忌諱的行為。
很快,高華扛著一大包稻谷吭哧吭哧的跑了回來。
趙禮笑而不語。
李意舟有些歉意:“早知道應該把我的自行車借給小高同志,累壞了吧?來擦擦……”
她邊說,遞過了一塊潔白的手帕。
很香。
高華擦了擦臉,指著地上的稻谷:“你自己找地方碾米啊!”
李意舟點頭微笑。
此時,電話鈴聲再度響起。
楊秀英接起,然后遞給對面坐著的趙禮:“找你的,口音聽起來好像是口外的人……”
趙禮拿過電話聽了起來,臉上慢慢浮現出幾分怒氣。
掛掉電話,他嘆了口氣:“出了點狀況,羊本周五不能運過來了……不過沒事,我這兩天過去一趟,最遲下周五回來!到時候我會和羊一起回來!”
楊秀英一臉淡定。
采購員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
高華眼前一亮。
如果羊周五來不了,那他就把另一件事的日程提前!
于是,他望向楊秀英:“楊姐,我周五去趟房山,申請帶槍!最好是長槍!”
……
ps:工分的價格估算來自《XXX的七年知青歲月》,不過作者寫的是1968年的工分價格,但考慮到農村經濟基本很穩定,所以我覺得62年的時候,每個工0.11元的價格也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