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還真在割小白菜啊!”
不知何時,李明坤來到了田埂上,旁邊就是他的黃瓜地,此刻正看著筐里的小白菜咂舌。
“這小白菜也太小了,這樣割了,產(chǎn)量太低了,有點太可惜了。”
陳家志抬頭看了眼,手上動作沒停:“老輩子,以后可別怪我沒提醒你,這雨停不了,早點收吧,等菜爛了,可就一點也收不到了。”
李明坤笑道:“哎喲,我先謝謝你,這不早給你說了嗎,打農(nóng)藥就行了。”
陳家志:“這雨繼續(xù)下,打藥不一定防得住。”
“秀才什么時候還管老天下不下雨了。”
李明坤說道,又進黃瓜地干活去了,過了一會兒,李明坤的媳婦白燕也來了,兩人也都是勤快人。
四人不時隔空交流幾句。
不知過了多久,陳家志和李秀才弄好兩筐小白菜,菜是用小框裝的,等晚上才會裝進鐵框。
現(xiàn)在裝進去,等半夜菜就可能發(fā)燙開始爛了。
陳家志用扁擔挑起兩筐菜往回走去,李秀慢慢跟在他后面,一路上,不少人都看到他們收菜了,免不了一番詢問。
等知道實情后,都是一番大為可惜的模樣,陳家志勸他們收菜,反而沒落得好,紛紛說他敗家。
這次就連李秀都沒討著好。
還好挑著菜,陳家志走得快,沒多久就把菜放在壩子里,又找來兩塊布蓋在菜上面遮光。
然后才又拿了兩個筐準備去割上海青,這時李秀也走到了他身邊。
“別管他們,我們忙自己的就行。”
李秀白了他一眼,往地里走了,這塊地在宿舍后面,也是長條狀,大約半畝,上海青和菜心一樣種了一半。
不過菜心播種遲一點,陳家志想再等兩天。
主要是忙不過來,菜太小了,對收菜人也是折磨,忙忙碌碌大半天,空地越來越多,結(jié)果回頭一看,一筐菜四五十斤都還沒有。
李秀現(xiàn)在就是這種情況。
“這都收了幾小廂菜了,怎么一筐都沒有?”
“還沒一筐啊。”
“第二框怎么才裝這么一點兒?”
“家志,這菜收起來心疼啊!”
陳家志:“……”
按常理來說,三四月花城的光溫適合葉菜類生長,也是產(chǎn)量最高的季節(jié)。
小白菜和上海青畝產(chǎn)3000斤不算難,但他這個菜,產(chǎn)量能有這個標準的一半就不錯了。
陳家志已經(jīng)能想象得到要面對怎樣的閑言蜚語,心疼李秀一秒鐘。
他臉皮厚,不怕這些,而且老天爺這尿不盡怕是很難治好了,才收完菜,這雨點又來了。
趕在雨下大前,陳家志和李秀回到了屋里,這會兒天也黑透了,房間里都開著燈。
這時,老鄉(xiāng)戚永鋒走了過來,掀開了陳家志蓋在菜筐上的布,打量著小白菜,一臉的難受,仿佛這菜是他家的。
“秀才,你這是真下得去狠手,這么小的小白菜就割去賣了,你是真一點都不心疼!”
陳家志:“有啥好心疼,這不,老天爺又在下雨了,你要信我,趕明天就趕緊收菜去。”
“去去去~”隔壁屋竄出來個穿著短袖的婦女,“秀才,你可別教壞我們家永鋒,你這福氣,我們可享受不了。”
“娟嬸說得好啊,秀才的福氣一般人可壓不住。”
出來的老鄉(xiāng)越來越多,時不時都去看一下陳家志的菜,壩子里充滿了吁虛嘆息。
陳家志也不管,看一看又不怎么樣,這點事也藏不住,還不如大大方方的,后面真出事了,也別怪他沒提醒。
“這下花城人可有福氣了,這么小這么嫩的菜上哪兒去買哦!”
“菜這么小,一畝地能收多少菜,成本都收不回來吧。”
“真是敗家子啊!”
“那可不,一家人慣出來的敗家子,這菜收了多可惜喲!”
連劉明華的老婆賈素珍都去看了看,嘴角掛滿了譏諷:“還好我家劉明華聽勸,什么事都聽我的~”
這個晚上,陳家芳沒出門,早早睡了,姐夫易定干倒是又去打了會兒牌。
陳家志因為明早要去賣菜,也睡得早,他知道很多人都想看他笑話,不過事實會證明他才是對的。
其實他也一直在提醒,奈何沒人聽,最多也就把防治病蟲害放在了心上。
凌晨,差不多12點半時,陳家志就起床到壩子里裝菜,一起的還有其它幾個老鄉(xiāng)。
鐵框焊接的很深,一個最多能裝上百斤,陳家志今天用了三個鐵框,最后還是易哥出來幫忙,才把鐵框掛在了后座上。
“家志收了不少菜啊,這得有兩百多斤吧,有點可惜。”說話的是菜農(nóng)郭滿倉,也比他大幾歲。
“沒什么好可惜的。”隨意應(yīng)了句,陳家志跨上車后,就與菜農(nóng)們消失在了黑夜里。
出了東鄉(xiāng)菜場后就上了大路,外面大多是黑漆漆的,過了南浦大橋,進了洛溪新城后,才有了路燈。
陳家志這時也關(guān)了車前燈。
隨后就是最辛苦的一段路:洛溪大橋。
在他們這批菜農(nóng)眼里,花城比不上滬市,原因之一就是橋太多,而且都是拱橋,又陡又長,上坡時要玩命推,下坡時又要當心踩剎車。
推了接近一公里的車,陳家志身上的衣服早就被汗水打濕了,空氣也很悶熱潮濕。
還有些人在中途休息,但記憶里有一名菜農(nóng)老鄉(xiāng)因為在橋上休息,最后被飛來的輪胎給砸傻了。
相比上坡,下坡的時候主要是危險,尤其是陳家志的剎車不怎么靈。
還好他人個子高,雙腳可以勉強觸地剎車,易哥前世時騎他車摔那么慘,大概是因為腿不夠長~
過了洛溪大橋,又騎了半個小時,才到了批發(fā)市場,昏黃的燈光下,菜農(nóng)、菜販子、采購都聚集在這里。
攤位費5元一個,隨便擺,但要等會兒才有人來收。
這會兒還早,市場里空位比較多,在老鄉(xiāng)李明坤和郭滿倉旁邊,陳家志將自行車停了下來。
還沒將菜卸下,就有一名菜販子打著手電筒來看菜了。
“小白菜和上海青怎么賣的?”
這會兒還早,陳家志直接就報了個高價,“都是一塊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