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抹抹眼淚,抬起擔架一頭,往外拖去。
花卷突然想起自己看過的新聞,在柿子成熟的季節,真有不少人吃多柿子得了胃結石。
花卷還記得新聞里還說,醫生提示,多喝可樂可以溶解一部分石頭,快速緩解疼痛。
但是這只是緩兵之計,后續還是得喝中藥慢慢排石。
“你等等!”花卷叫住他。“我這里有個偏方,你要試試嗎?”
男子猛然回頭,期待地看向店主:“您愿意幫助我們?我們已經走投無路了,什么方法都愿意一試。”
那就好辦了,花卷記得可樂里的磷酸可以化解胃里石頭的鈣,她從廚房拿來兩大瓶2升包裝的可樂。
擰開蓋子,給男子:“讓她喝這個,多喝。”
男子把擔架拖到店門口,輕輕放在地上,再接過可樂,連看也不看就扶起自己的婆娘,喂進去。
女人已經疼得說不出話來,渾身沒勁,喂什么就喝什么,幾口下去,倒覺得這個藥一點也不苦,像甜湯。
外面又圍了幾層看熱鬧的人,不光是村民,就連店里的客人都不吃飯了,好奇得很。
喝喝停停半瓶可樂灌進去,她躺下來大喘氣。
男子焦急地問:“你怎樣了?好些了嗎?”
她沒有回話,片刻捧著胃,掙扎著撐起上半身。
接著,她打了一個巨大的嗝。
這還沒完,她喘了幾口氣,又打了幾個嗝。
臉色也紅潤起來。
“有用!有用!”
不知道是誰帶頭鼓起掌來,男子感激地看向花卷:“謝謝花老板。”
花卷說:“能喝的話多喝一些。”
男人聽到花卷的話后,又拿起可樂瓶往女人嘴里送。
周圍的人群安靜下來,緊緊盯著女人。
一瓶都喝完進肚,女人開始泛酸水,她捂著嘴難受地哼唧著。
男人著急地看著花卷,花卷忙說:“別慌,這可能是正常反應。”
就在眾人擔憂之時,女人突然嘔出一塊硬物,緊接著又是幾塊。隨著這些東西吐出,女人痛苦的表情漸漸舒緩。
“結石吐出來了!”有人驚呼。男人喜極而泣,連連向花卷道謝。
花卷擺擺手,“先別急著高興,還是去看看大夫穩妥些。”
男人趕忙點頭,又問:“花老板,您看這藥和診金是多少?”
花卷說:“我不是大夫,不收診金。這也不是藥,你就付個甜品錢吧。”
男子可謂是感恩戴德,就差給花卷跪下了,他留下四十文錢,重新將女人抬上擔架送往醫館。
事情告一段落,周圍的人卻不舍得散場。
“這甜湯真是神奇啊!能治胃痛!”
“何止,你看那婦人都快不行了,這是起死回生的藥啊!”
“花老板,你這個靈丹妙藥可以賣給我一些嗎?”
“我也買一些,放在家中以防萬一!”
花卷哭笑不得,說:“這不是藥,只是飲料,剛才只是偶爾對癥,可不能當藥喝啊。”
大家可不相信,好東西自然不能這么輕易賣出,但是他們并不氣餒,只要自己守著小吃店,總有一天能買到!
莫川也很納悶,他悄悄問花卷:“這不是那個快樂肥宅水嗎?真能治病?”
花卷只好耐心解釋:“可樂里面含有一種東西,能快速和胃里的石頭中和,發生反應溶解,胃疼就自然緩解了。”
莫川聽得似懂非懂,皺起眉頭努力理解花卷的話。
“都跟你說了,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改變人生!”
莫川想起客廳書架上那些寫著密密麻麻文字的書,頭開始疼了:“我就認認字就好了,我這么大年紀還去讀書豈不是讓人看笑話。”
花卷扶著額頭,到底是怎么了,家里一個兩個的竟然都不喜歡學習。
莫川已經成年了,不想學習情有可原,可是花笙年紀這么小,天天只想著在廚房待著。
想想也是頭疼,要不送她去新東方烹飪學校上學吧。
她看了眼花笙,后者正一臉興奮:“姐姐你還會治病!太厲害了!”
花笙爺爺今天送來了一大籮筐青菜、萵筍和土豆,所以今天套餐里多了幾樣菜。
這些菜一個晚上竟然都消耗得差不多了。
特別是土豆,深受食客喜愛,切成厚片,隨便下到哪個湯底里,熟了以后蘸上蘸料,一口噴香的粉糯,過癮極了。
“花笙,你爺爺那還有什么蔬菜,以后都一起送來。”
這時代的蔬菜沒有農藥,的確好吃多了。
“爺爺還擔心送多了吃不完呢,沒想到一會功夫就賣完了。我和阿滿姐姐一直在切菜都沒停過!”
阿滿也點點頭,這些日子她感到無比充實,大家都喜歡吃她炒的湯底,各個贊不絕口,她終于覺得自己有了價值,早就默默把小吃店當作自己的家了。
此時廚房里空閑下來,只有幾個菜要切一切,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
花笙說:“現在春天了,河邊好多螺螄呢,我上次回家還看見我小弟在河里摸螺螄。”
聽見螺螄,花卷眼睛亮了。
俗話說:明前螺,賽過鵝。這時候的螺螄肉質肥美,炒上一盤夜宵時嗦著吃,那快樂,誰嗦誰知道。
“正好,讓他多摸一些送來,有多少我買多少,我們做爆炒螺螄吃。”
花卷沒想賣,畢竟是小孩子摸著玩的,能弄來多少呀,自己店里幾個人吃吃,如果還有多的,還可以給陸將軍和江時越送去。
花笙也開心地說:“那敢情好,我小弟現在也能賺錢了。”
花笙平日在店里吃住,花不了什么錢,她把領的工錢還有平時過年過節花卷給她的紅包大部分都給了爺爺。
再加上花卷“買”她時候的那些銀子、還有時不時送來的菜也換了不少錢,現在爺爺家可不窮。
不過也是世世代代簡樸慣了,拿到的錢全都存起來,根本不舍得花。
花卷問:“你弟弟也不小了,現在家里也有了余錢,可以考慮讓他去上學啊。”
說完花卷自己也覺得好笑,今天是怎么了,像個老媽子似的逮著一個人就想把他送去上學。
花笙點點頭:“爺爺也是這么說呢!等春耕過了就去找學堂。我們村里沒有私塾,城里的學堂又不收我們,最近的私塾要走五里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