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霧縹緲之際,道人騰云駕霧而來。
人尚未至,那股縹緲仙意已然迎面撲來。
如此近似謫仙的出場,自是引起清和宮所有道人的注意力。
大奉雖是說有十五境的說法,但對于絕大部分人而言,就算是十一境的道君已然是近乎傳聞之中的層次,更何況今日降臨的還是一位十三境的化神道君!
紫霄正殿前的五名紫衣道人皆是面色恭敬而肅穆。
這些時日帝都所發生的時候。
清和宮的這些道人又如何不知曉,只是清和宮一向是置身于事外的,哪怕是明崇帝時期,大奉崇道,清和宮這些人亦是沒有參與多少,也就是派遣一兩位十境天人入宮為供奉,替明崇帝煉丹而已。
因而帝都鬧的沸沸騰騰,他們也一直都是處于中立、旁觀的姿態。
可今日清微道長親身而來,恐怕有些事就由不得他們了。
長空之上。
清微道長亦是在俯瞰著眾人,哪怕以他在蜀山的見識,亦是不得不感慨清和宮的殿宇之宏偉大氣,尤其是其中那種道家香火、氣運亦是鼎盛的可怕。
“若說天工院是道人,不如說更是像鐵匠商賈。”
“清和宮反而當真有了幾分道家真人模樣。”
“只是不知這個道家是高高在上的真人,還是心懷大義的道士?”
懷著這種心思。
清微道長身形一閃,便已消失在云霧之中。
再度出現之時。
他已是立于五名紫衣道人的數步之外。
這般舉動讓清和宮的道人皆是一怔,他們在場之中既有一品陸地神仙,亦有道家十境的天人,可無論是誰都無法看清剛才清微道長是如何瞬間跨越數里距離出現在他們面前的,這般手段已是近似那傳聞之中的神通、仙術。
“貧道清微,奉陛下之令,特來清和宮傳旨。”
清微道長面帶微笑說道。
只是這般話語卻是讓在場道人再度一怔,什么叫奉陛下之令,什么又叫傳旨?
十三境的化神道君已然是超脫于世間之人。
這般近乎謫仙的存在。
卻已以一種臣子的姿態對待陛下?!
這讓不少道人都有些難以接受,他們清和宮的確是大奉的一份子沒錯,可不少人對于陛下、王朝可卻是沒有多少概念,他們更多的還是追尋那所謂的長生大道,往日也多是以真人的身份行走世間,而非是以大奉子民!
這也是清和宮跟道家地宗天工院的另一個不同。
或者說道家四宗各有不同。
地宗是最為接地氣的,無論是掌教清玄,還是其他的道宗弟子都沒什么高高在上的心氣,反而是宛若商賈一般討價還價,又如同工匠一般努力煉制法器,親自揮錘來錘鍛兵刃,清和宮則是最為清貴,他們所煉制的丹藥,世間難求。
大奉需要鍛體丹、煉體丸來增強軍隊,達官貴族需要各種丹藥來填補虧空,或是延年益壽、增進修為,就連普通百姓亦是需要丹藥來治病、強身。
偌大的清和宮,往日所來皆是貴人。
他們又如何能認同清微道長對陛下的那種恭敬。
只是清微道長十三境的修為容不得他們質疑什么。
清和宮的掌教太和上前一步:“仙長來此,有失遠迎。”
“貧道太和,正是清和宮的掌教。”
“不知道長前來,是為陛下傳達何種旨意?”
不同于其他道人的驚異,他卻是知曉諸多,以目前帝都的形式,清微道長按理說是應當坐鎮帝都或是準備前往川州鎮壓局面的,既是在這個時間點特意過來,又是奉陛下的旨意,那么只怕是來者不善。
偏生如今清和宮上下連一個能夠跟清微道長平等交流的十二境道君都無。
這也就導致掌教內心有些不安,他可不在乎清微道長對陛下是如何態度。
他只是希望此次陛下的旨意不要太過分。
清和宮眾人的心態、心思皆在清微道長的眼眸之中劃過。
他微微搖頭:“從今往后,清和宮供給大奉的丹藥,皆為往日的六成價格。”
若是來此之前,清微道長還有意跟清和宮的人聊一聊。
那么現在就只是單純的通知。
清和宮的這些道人似是有些高高在上太久了,他們已經忘記了什么是道人!
就只是一個傳旨的話語就讓他們情緒不對。
清和宮掌教內心更皆是算計。
這些道人.....
清微道長內心輕嘆一聲,他說完后也不看清和宮的掌教太和是什么反應,而是隨意的打量著四周的殿宇,要說這清和宮的殿宇當真不錯,香火氣息更是鼎盛到了極致,尤其是這座紫霄正殿,只是置身此地,便能夠感受到一種寧神安心的氣息。
常人若是久居此地,或可憑借此氣息延年益壽。
這也是清和宮建宗數百年所養出來的氣運,在這座殿宇出過太多的真人、高人,這些人坐鎮紫霄正殿多年,經常在此地開壇煉丹,使得整個紫霄正殿都漸漸變成了一座法壇,丹爐,這般情況之下,哪怕只是無意識散發出來的丹香、氣息。
已是足夠讓常人受益匪淺。
不同于清微道長的失望跟感慨,清和宮的掌教太和聞言先是臉色微變,旋即就是小心翼翼的詢問:“不知陛下所言的是哪種丹藥?宮內丹藥分為兩大類。”
“這第一類乃是尋常入品武者所用的鍛體、煉體丹藥。”
“此類丹藥多是改善筋骨、增強氣血。”
“比如常用的鍛體丹、血氣丸。”
“第二類則是供給三品以上武者或是達官貴人的丹藥....”
他話尚未說完。
清微道長便是淡然打斷:“自是第一種。”
“三日之內先準備十萬鍛體丹、十萬氣血丸,送往武隆要塞。”
這些丹藥并非是給陳芝豹、拓跋菩薩這一批人用的。
而是給周林所率領的羽林衛所用。
太和聞言便是內心松了口氣,只是第一種丹藥倒是無妨,就是那些人應對起來怕是有些麻煩啊,他低頭盤算了一下,抬起頭正要說什么:“仙長...”
卻發現不知何時,清微道長已然消失不見。
這般道門。
清微道長實在不愿多言,他已回京復命。
此次也當真只是一個通知,若是清和宮不愿,那么自有其他手段。
......
帝都城門。
清微道長腰間的五雷鎮法劍顫鳴。
他亦是輕嘆:“八百年盛世,究竟養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