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的辛苦老太太都看在眼里,如今生活才剛有起色,她實在不忍心讓江晚檸再背負過重的壓力。
老太太一直對兒子兒媳當初的意外耿耿于懷。
她固執(zhí)地認為,是家里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把他們逼上了絕路。
若不是為了撐起這個家,承包那么多山,沒日沒夜地勞作,他們又怎會不小心出意外,因此丟了性命?
她張了張嘴,本想勸江晚檸別折騰,現(xiàn)在的房子修一修還能住。
可話到嘴邊,卻又想起當初江晚檸那嫌棄家里條件不好,拋下孩子離開的樣子,那些話便像魚刺一般,卡在了喉嚨里,怎么也說不出口。
“檸檸,你想建就建吧,但是一定不要太累著自己。一會兒奶奶把家里的存折也給你。”
老太太最終還是妥協(xié)了。
她年紀大了,幫不了孩子多少忙。
能做的也只能不給她拖后腿。
江晚檸摟著老太太,像哄小孩一般說道:“奶奶,你知道我們賣柿子賺了多少錢嗎?”
江月娥一愣。
她每日看著一筐筐柿子被挑下山,又一箱箱運出去。
也知道每天三十多人來家里上工,光工錢就得大幾千。
可具體賺了多少,她還真沒什么概念。
江晚檸轉(zhuǎn)而看向江逸晨,眨眨眼問道:“晨晨知道嗎?”
江月娥心里想著,自己都不清楚,這孩子又怎么會知道呢?
不成想,江逸晨歪著腦袋,一臉認真,像個小大人似的一本正經(jīng)道:“100 萬。”
“這,這么多?晨晨,你該不會亂說的吧?”
江月娥滿臉驚訝,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江逸晨一本正經(jīng)解釋:“奶奶,我可沒有亂說。我們家的柿子賣了九天了。前五天,姐姐每天會賣掉一千多斤的柿子。40 一斤,一天就是 4 萬,五天就是 20 萬。后面四天,上工的叔叔伯伯們更多,每天摘得柿子也從原來的一千多斤變成五千多斤。姐姐全部賣出去了,一共是 80 萬。加上前面五天,那就是 100 萬。”
算完,他滿懷期待地看向江晚檸:“姐姐,我算的對嗎?”
江晚檸笑著點頭,眼中滿是對江逸晨的贊賞。
江逸晨算的都是整數(shù),實際上,就算扣掉所有人的工錢,實際收入只多不少。
江沐彤和江沐軒興奮得小臉通紅,兩人使勁鼓掌,清脆的掌聲在寧靜的小院里格外響亮。
“舅舅好棒!”
江月娥卻整個人呆愣住了。
心中既震撼于那高達百萬的收入,又驚嘆于江逸晨的出色表現(xiàn)。
“檸檸,是你教晨晨這么算的?”
江月娥回過神來,疑惑地看向江晚檸。
她實在難以相信,江逸晨能獨自算出這么復雜的賬目。
江晚檸笑著搖了搖頭:“奶奶,你想多了。我最近忙得腳不沾地,連檢查他功課的時間都沒有,哪還有閑工夫教他算這個啊。”
“那晨晨是怎么知道的?”
江月娥越發(fā)好奇,目光再次聚焦到江逸晨身上。
江逸晨眨了眨明亮的眼睛,認真地說:“奶奶,每天我有幫姐姐搬箱子。”
“搬箱子的時候,你就記住了?”
江月娥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江逸晨一臉天真地反問道:“不用記啊,我搬的箱子,我都知道。”
那理所當然的語氣,讓江月娥眼眶一熱。
“好好好,我們晨晨可真是聰明的孩子。”
沒有什么事情,能比他們家的晨晨一天比一天變得更好能讓老太太更開心了。
這時,江沐彤悄咪咪地湊到江逸晨身邊,自以為很小聲地問:“舅舅,那你知道我們賺了多少錢了嗎?”
她指的是他們賣野果的收入。
江逸晨心領神會,也配合著放低了聲音,神秘兮兮地說:“八千六百塊。”
還只學到兩位數(shù)的江沐彤歪著腦袋,滿臉好奇:“那是多少錢呀?”
江沐軒在一旁忍不住笑了,輕輕敲了下江沐彤的腦袋:“笨蛋。當然是很多很多錢。”
江沐彤聽到 “很多錢”,也不惱哥哥說她笨蛋了,眼睛瞇成了彎彎的月牙,用手捂住嘴,“哧哧” 地笑個不停 。
而江月娥好不容易從江逸晨變聰明帶來的巨大驚喜中緩過神,腦海里瞬間又被那一百萬的巨額收入填滿了。
她看著江晚檸,眼神里依舊帶著幾分難以置信,聲音都微微有些發(fā)顫:“檸檸,我們真的賺了那么多錢啊?”
江晚檸見狀,索性直接拿出手機,翻出賬戶余額,遞到老太太面前。
屏幕上,那一串數(shù)字差點閃瞎了老太太的眼睛。。
老太太湊近一看,眼睛瞪得滾圓,喃喃自語道:“這,這么多?比晨晨說的還多呢。”
江晚檸輕輕攬住老太太的肩膀,笑著解釋:“里面還有之前賣番茄的錢呢。而且,這只是開始呢,后面我們還會賺更多的錢的。”
“好好好。”
江月娥激動得眼眶泛紅,臉上的笑容愈發(fā)燦爛,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嘴里不停地念叨著,滿是欣慰與自豪。
江晚檸:“奶奶,那你是同意建房了?”
江月娥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同意,當然同意。檸檸啊,你是準備把老房子推倒重建嗎?”
江晚檸點頭,接著把自己腦海里的建房計劃,事無巨細地跟江月娥講了一遍。
從房屋的整體布局,到房間的功能劃分,再到院子里的規(guī)劃,每一個細節(jié)都描繪得栩栩如生。
聽得三小只一直哇哇哇地叫個不停。
江月娥原本對老房子還有些不舍,可聽著江晚檸的描述,腦海里漸漸勾勒出未來新房子的模樣,心中的不舍也慢慢被期待所取代。
甚至開始憧憬起未來在新家里的生活。
聽到江晚檸提起邊上那片荒地,江月娥忍不住感慨萬千:“那片地,當年你爺爺就是準備用來做曬場的。沒想到你和你爺爺想到一塊了。你爺爺要是泉下有知,肯定特別高興。”
至此,全家人對于要建新房子的事情達成了一致。
家里的老人孩子,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