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
周亞麗趴在桌子上,還不忘摟著小猴子,有氣無力地說道,“為什么要三年那么久?三年都能建個新房子了吧。”
現在小猴子也不怕她了,身體被摟著動不了,便揮著爪子在她頭發里翻找,可惜啥也找不到,眼里滿是迷惑。
記得小時候被母親抱著,可以找到小蟲子當零嘴的啊?
陳凡靠在椅背上,喝了口茶,臉上是淡淡的笑容,“你不是喜歡古建筑么,既然是修舊如舊,那肯定要修復成原來的樣子,那么所有的花紋圖飾都要經過人工描繪,這可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
先要拆掉后來的亂搭亂建、開挖用于現代化設施填埋的溝槽,再對主體建筑進行修復,同時還要對藻井、門窗這樣的精細部位進行拆卸后清理、重裝,最后再進行描繪、刷漆、復原,并按照當年的規制制作家具、以及根據現代舒適生活進行微調。
這一套流程下來,三年時間算是快的,哪怕再慢個一兩年,也不是沒可能。”
周亞麗抬起頭,倒抽一口涼氣,“五年啊?”
陳凡笑了笑,“我只是說有可能,說不定他們為了多賺外匯,增加人手、提前完工呢。”
后世對寧郡王府的修復工作,就花了三年多,而且還是在缺少了西跨院、又多了不少先進施工設備和手段的情況下,都如此費時費工。所以陳凡根本沒打算他們很快就能修復完成,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反正又不缺房子住,那就一次性把基礎打好。
省得以后出臺古建保護相關的法律,連裝個空調都要打申請,那才叫麻煩。
聽他這么說,周亞麗算是認命了,“算了吧。你不是說上海那邊的大別墅修復好了么,我還是去看看那里怎么樣吧。”
陳凡喝了口茶,笑道,“行啊,其實要不是你們來京城開會,我早就去上海了。這樣,待會兒我去買機票,再給麗麗打個電話,給你們把房間收拾好。”
放下茶杯,他又問道,“你們是住那棟小洋樓,還是直接住大別墅?”
周亞麗眨眨眼,直愣愣地看著他,“你家不能住?”
陳凡視線瞟向她,“倒不是不能住,只不過,你們房子都買好了,還要住我那兒?”
周亞麗張張嘴正要說話,這時周正東拿著個筆記本,從樓梯上下來,大聲說道,“先不急著住過去,等開了辦事處,再安排也不遲。”
說著走過來,坐在陳凡對面,劉娟立刻送來一杯茶。
周正東笑著說了聲謝謝,隨即翻開筆記本,對著陳凡說道,“前段時間談判,聊了一些大方向上的東西,具體內容就不提了,反正無非就是通商、通航之類的。
總的來說,大家方向一致,路線也沒有問題,差不多都是你上次猜的那些,沒什么可聊的。我就跟你說說我公司的安排。”
他看了看筆記本,再抬起頭來,“我決定,在明年上半年,分別于京城和上海開設兩家辦事處,主要為意圖投資國內的外資企業提供咨詢和服務。”
陳凡點點頭,等著他繼續往下說。
可是等他抽出一支煙塞到嘴里,點燃后吐出一口煙霧,還沒聽到下文,不禁滿臉愕然,“然后呢?”
周正東也拿起煙點燃一支,看著他微微一笑,“然后看你的。”
陳凡瞪大眼睛,“什么意思?”
周亞麗在一旁笑道,“意思就是請你幫忙找兩個辦公地點,場地要寬敞一點的,然后在合適的時候露個臉,給老爸撐個場子。”
陳凡瘋狂眨眼,看看她,再看看老舅,將兩手一攤,“就這樣?你自己不投資、辦個廠什么的?”
周正東咧著嘴呵呵笑了笑,也不說話,只是指了指旁邊的女兒。
周亞麗坐直身體,將兩只小猴子抱在懷里,呵呵笑道,“那是我的事,跟我老爸沒關系。”
陳凡咬著煙蒂,視線瞟過去,“什么意思?”
周亞麗干咳一聲,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職業臉,“老弟,是這個樣子滴。”
她很想打個手勢增加一點說服感,可又舍不得懷里的小猴子,便只能緊了緊,正色說道,“首先,周家的主營業務,以地產、國際貿易和商業零售這三塊為主,其他東西,要么是錦上添花,比如銀行、要么是另有目的,比如現在已經劃分到我們兩個名下的出版公司,其實主要是為了紐約州華人服務的,根本不是以盈利為目的。
當然,現在很盈利,比周家其他業務加起來還盈利。但是這個不是關鍵,關鍵是什么呢,根據這段時間的談判內容和結果,已經可以很明確,地產不在開放業務范圍之列,所以放棄。
金融更不可能,那么銀行業也進不來。國際貿易呢,國內是進出口專營,周家可以用代理商的身份接觸,卻沒有必要專門設立分公司,回頭在辦事處掛個辦公室、再安排個人就能處理。
再說跨國投資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模塊的制造業,直白一點說就是工廠,很可惜……”
周亞麗終于舍得松開小猴子,將兩手一攤,“具體實施細則還在討論階段,但是基本原則倒是很清晰,那就是暫不接受外商獨資。”
陳凡嘴角微抽,周亞麗說的最后一點,他倒是知道一些。
說起改開后進入內地的外資公司,不少人都知道第一家合資企業是BJ航空食品公司,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是深圳特區的正大康地農牧集團,該公司成立于79年,并于81年在深圳注冊,編號為“深外資證字〔1981〕0001號”。
然后非特區的第一家獨資公司,是1984年在上海注冊的3M。
85年3月8日的《解放日報》,還刊登了這家公司工廠盛大開業的報道。
所以改革開放從來不是一下子把門打開,而是一點點的試驗、糾錯,然后再開放、推廣。
現在連設想都還沒有的經濟特區,便是改開的試驗田。
試驗田都還沒有,自然不會一下子放外商進來。
周亞麗看了看陳凡,繼續說道,“所以啊,我和老爸討論過后,一致認為,現在還不是深入投資國內的好時機,但是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一旦打開國門,必定會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新興市場,這塊肥肉是絕對不能放棄的。
所以我們取了個折中的辦法,先不急于成立公司,而是先成立一家辦事處,第一要務不是投資,而是先行收集信息、打通各種渠道,結交更多的人脈。”
她說著看了看周正東,又回過頭來,繼續說道,“但是呢,不能只花錢、不賺錢,正好上次我回來的時候,你跟我說過可以考慮在內地建家用電器廠的事,我就想把這一個工廠,作為老爸辦事處的第一個單子,你覺得怎么樣?”
頓了一下,她看著陳凡笑道,“這只是我和老爸討論的結論,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只要有合適的理由,我們都可以接受。”
陳凡聳聳肩,撣了撣煙灰,笑道,“很合理,不需要改。”
他扭頭看著周正東,“既然你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工作,又參與了這次的談判,那么先動一動,哪怕只是個辦事處,也是一種信號,我認為兩邊都會為這個辦事處給予適當的便利,這也是在為打通兩國的經貿往來創造條件。
如果辦事處開起來以后,確實如此的話,那你不妨考慮多做一點。”
周正東登時眉頭微皺,眼里若有所思,“多做一點?”
陳凡點點頭,“對。所謂的多做一點,就是多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頓了一下,他突然放低聲音,“比如說,萊戈恩自由港。”
萊戈恩自由港,于1547年在意大利的熱那亞建立,旨在通過免稅政策吸引國際貿易和投資,是公認的全世界第一個經濟特區。
聽到這句話,周正東還沒反應過來……畢竟他的專業是法律,而不是經濟、尤其是國際貿易。
但周亞麗已經明白陳凡的意思,小聲說道,“建立中國的‘自由港’?!”
看了看女兒,周正東終于明白陳凡的意思,不禁兩眼發亮,“這是一個好辦法!”
陳凡笑了笑,繼續說道,“我只是舉個例子。其他的建議也可以,比如剛才亞麗說暫不接受外商獨資,那么是不是可以考慮用合資的形式,合資不一定要出資,技術、設備、人力資源,乃至土地,都是可以選擇的元素。”
周正東拿著筆,在筆記本上刷刷速記,不時輕輕點頭,顯然聽進去了外甥的建議。
等父親記錄完,周亞麗在一旁笑道,“老弟,跟你匯報一下哈,咱倆那家科技公司,現在情況很不錯的呢。”
陳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著她笑道,“怎么個不錯?”
周亞麗,“就是漢卡嘛,現在已經跟蘋果公司達成合作,他們會向市場提供帶有中文軟件的電腦產品,這方面的模塊主要向我們進行采購。
另外我們通過代工的模式,生產了10萬塊漢卡,第一批已經投放到市場,在華人地區非常受歡迎,回款的速度很快,……”
聽到這里,陳凡忍不住問道,“定價多少?”
周亞麗打了個手勢,嬉笑道,“不要多的,只要999美元!”
“噗……”
陳凡一口茶噴到地上,他抹了把嘴,抬起頭滿臉愕然,“多少?”
周亞麗眨眨眼,“999美元啊。”
陳凡瞪著眼睛,“怎么這么貴?”
一臺蘋果電腦才1500美元,漢卡就要999?這還能賣得出去?
周亞麗很無辜地說道,“現在最新款的存儲芯片就要299美元,算上加工費、物流、渠道費,成本差不多就要450美元。
本來電子產品就屬于高利潤的高科技產品,我們零售價只賣999美元,已經很合理了啊。”
陳凡眨著眼,有些無言以對。
枉他之前還跟江大的黃教授說,這東西不貴,幾百美元就可以。
合著單單硬件采購就要三百美元啊?
呃,999也算是幾百,應該不算騙人吧?
可是再想到、黃教授之后都沒找過自己,心里就莫名的有點心虛。
陳凡喘了兩口氣,默默地摸了一支煙點上,“那什么,你繼續。”
周亞麗,“哦。”
她歪著頭想了想,才說道,“本來科技公司剛起步、是沒有錢的,不過出版社不是賺了不少錢么,我就用出版社作為擔保人,找周記銀行借了一千萬美元作為啟動資金,開始了漢卡鋪貨。
漢卡的目標市場主要是西方國家的華人社區,再就是這邊的臺灣和香港,目前銷售情況還不錯,尤其是在臺灣,第一批1萬套漢卡,只用了一個星期就銷售一空,……”
說到這里,她的臉色變得有些古怪,“老弟,你知道漢卡最受歡迎的功能是什么嗎?”
陳凡撇撇嘴,“不就是漢字輸入法么。”
周亞麗點了點頭,“是漢字輸入法沒錯,不過,不是你創意的那個拼音輸入,而是倉頡輸入法。”
陳凡視線瞟過去。
啥意思?說我不靠譜、輸給別人了?
周亞麗看見他的表情,呵呵干笑兩聲,隨即臉色一變,正色說道,“當然了,我不是說你的拼音輸入法不行,要怪就怪那些人沒見識,竟然連拼音都不會,還不肯學,寧肯去背字形,也不愿意學拼音,太不應該了!”
聽到這話,周正東在一旁默默合上筆記本,拿出一支煙丟在嘴里。
如果不是他確定女兒沒有別的心思,弄不好還以為這丫頭轉了性子,竟然會顧忌表弟感受了。
陳凡嘴角微抽,干咳一聲,“倒也不用這么說,拼音這東西確實在海外沒有普及。不過等漢卡引入到國內,拼音輸入法應該就能很快得到應用。”
周亞麗有些好奇,“老弟,現在國內有多少個人計算機?”
陳凡沉著臉,不想跟她說話。
我國的個人計算機發展很快,快到什么程度?80年還沒有,轉過年就進口了幾萬臺,然后增加的速度都是以萬來計算。
這個要確定的是,個人計算機雖然也叫做微型計算機,可兩者并不是一個東西,微型計算機在我國很早就開始研究,70年代也有不少單位配備了這個東西,但基本上都是用于科學研究,并且主要是作為數據計算使用,而不是普通的文檔辦公、甚至娛樂。
可如果要算上微機,那國內現在的電腦可就多了去,后世計算國內個人計算機數量的時候,有時也會把這些機器算上,保有量一下子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