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之后,陳凡又恢復了規律的生活。
逢一三五上午,去學校上課,其他時候要么在作協改稿,要么跟進函授中心的工作進度。
而每天下午,他都會留一段時間,去省軍區醫院給病人扎針。
這些病人都和項大爺差不多,好不容易從戰場上活著回來,卻因為傷患沒辦法正常工作,于是便被安排一些簡單的工作養老。
比如只需要坐著的傳達室守門員、偶爾出去溜一圈的居委會巡邏員,還有護林員、公墓守護員、……。不過最多的還是門衛。
33個病人,就有23個是門衛。
只可惜,大部分人都不在省城,否則的話,以后省城的大部分單位,陳凡都可以不用證件直接刷臉出入。
即便如此,陳凡、或者說文化新村也沒少撈好處。
此時文化新村已經完成各項審批工作,即將進入施工階段。
這一片區域的規劃中,在文化新村外面緊挨著馬路的那一條邊,會起一座醫院,以及一棟兩層樓的建筑。
這是“各方”同志努力的結果,醫院由江南大學和衛生廳共同出資興建,文化廳贊助了一點點。
而另一棟房子則由作協負責出資,建成之后,會“轉讓”給供銷社、菜市場公司、食品公司、糖煙酒公司、五交化公司、電子公司、布店、新華書店等單位。
這些公司會在這里開設供銷社門市部、國營餐館、副食品店、五交化店、電子器材店、布店、書店等。
有多少單位,就建多少套房,房子是內樓梯格局,上下兩層為一套,每個單位認購一套,保證公平合理。
不過作為交換,如果文化新村有多余的新房,這些單位將有優先認購權。
公對公交易,任誰都挑不出刺來。
全部規劃好之后,按照現在的施工進度,最晚年底就可以入住。
到時候陳凡就不用住招待所啦。
這天一大早,他在招待所的房間里醒來,默默計算什么時候能夠收到電腦,覺得應該就在這一兩天。
隨后將修改過的一疊稿件放進背包,到招待所食堂吃了點早餐,便和前臺接待員小彭揮手作別。
從頭到尾都沒付錢,所有費用都記在作協賬上,簽個字就行。
不是他愛占小便宜,而是這年頭大家都這么做。
就在這間招待所里,就有至少5間住著被雜志社叫過來改稿的人,還有許啟珍也是這里的常客。
正所謂公家人公家魂,有單位的都是人上人,別說吃公家住公家,等退了休還要公家養,死了還得公家葬。
要不怎么到了90年代,還有好多人削尖了腦袋往單位上鉆呢。
住招待所吃喝這點小事根本不算個事兒,非要裝清高,人家還指不定在背后怎么罵你傻呢。
開車出門,沒多久轉進作協院子,下車上樓。
看門的依然是那個小年輕,項大爺前兩天剛做了心臟附近的手術,取出最后一塊彈片,要等過幾天才會回來上班。
一路揮手打著招呼,上樓到了何青生辦公室,陳凡敲門而入,將包里的稿件拿出來放到辦公桌上,“吶,這是最后一批,修改完了?!?/p>
何青生拿起稿件看了看,眉頭微微皺起,“你就不能勤快點,重新謄抄一下?”
陳凡有氣無力地打了個哈欠,伸手抓起桌上的云煙,抽出一支點燃,剩下的順手揣進兜里,苦著臉說道,
“搶時間啊,早一天改完,就能早一天寄過去、早一天出版。要是小本子很喜歡這樣的,那我們其他會員也都有機會被選中、出口創匯嘛,您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何青生翻了幾下,抬起頭說道,“行吧,待會兒我安排人寄走?!?/p>
然后就要去拿煙,轉頭一看,咦,我的煙呢?
他瞟了一眼陳凡,“看見我的煙沒?”
陳凡吐出一口煙霧,“沒有啊。”
何青生看著他嘴里的煙,眼睛微瞇,“嘶……,你這煙?”
陳凡拿下來看了一下,“哦,從你這兒拿的,忘了?”
何青生兩眼茫然,喃喃念道,“我記錯了?”
隨即拉開抽屜,拿出一包煙,想了想,又多拿了一包扔給陳凡,“年輕人少抽點,對身體不好。”
陳凡嘴角微抽,“我要不來單位,我都不抽煙?!?/p>
你們這些老煙槍,還好意思勸我?
何青生全當沒聽見,抽出一支煙叼在嘴里,點燃后說道,“你修改過的稿件我拿給翻譯家們看了,他們表示已經明白你的意思,以后會按照你改過的文風去翻譯?!?/p>
陳凡輕輕點頭,“這樣最好,省了麻煩,效率更高?!?/p>
頓了一下,他對著何青生笑道,“我建議,寄稿件的時候,順便給高橋寫封信,請他找幾本目前小本子比較暢銷的文學書,跟樣書一起寄過來,信里面就寫,我們是為了方便了解、現在小本子什么樣的文風最受歡迎,也算是聽李先生的話,先做調查再行動?!?/p>
何青生一聽,心里也有些意動,但他還有些顧慮,“那我們是不是還要給他買書的錢?聽說小本子那邊的書都不便宜啊。”
一本書大約要800到1200日元,約合5美元左右,這種書不能只買幾本吧,隨隨便便幾十本,那就是幾百美元不見了,可單位賬上的外匯份額已經不多,再花的話,有點心疼。
陳凡卻嘿嘿一笑,說道,“沒事,你就在信里跟他說,買書的錢從我未來的稿費里面扣。”
何青生一愣,“你的稿費,不是都結清了嗎?”
陳凡笑道,“那萬一要是賣得好,加印呢,不就又有稿費啦?!?/p>
何青生眉頭微皺,“那萬一要是賣得不好呢?”
陳凡面無表情看著他,“那你打報告申請外匯經費?”
何青生當即下定決定,“就按你說的辦?!?/p>
陳凡將煙頭丟進煙灰缸,站起來就要往外走,“我去上課?!?/p>
何青生趕緊喊道,“哎,下午江南大學大禮堂,別忘了啊。”
這已經是第三期函授中心面試班開課,第一期時陳凡不在,那時候陪著周正東一家到處飛,回來的時候正好趕上第二期,何青生讓他去給學生們講一堂課,也算是激勵一下人心,讓他以改稿為由推了。
于是就給他安排了第三期。
作為江南文壇的頭面人物之一,何青生和另外幾位作家都已經露臉,怎么著也該輪到他了。
陳凡長嘆一口氣,轉過身說道,“明知道我在學校里有很多人找,還給我安排在江大講課,誰定的地方?”
何青生額頭微抬,“你定的啊,忘了?什么文化宮、大學禮堂,都是你提的建議?!?/p>
陳凡呆立兩秒,轉過身揮揮手,頭也不回地離開。
從作協出來,不遠處的小學里面傳來激昂的“運動員進行曲”音樂聲,這是要舉行升旗儀式了。
陳凡放緩車速,從校園旁慢慢開過,幾秒后,熟悉加陌生的國歌聲響起。
熟悉的是歌曲,陌生的是歌詞。
“前進,各民族英雄的人民!偉大的……黨,領導我們繼續長征!萬眾一心奔向……主義明天!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英勇的斗爭!前進!前進!前進!我們千秋萬代,高舉……旗幟,前進!高舉……旗幟,前進,前進,前進進!”
這首歌的歌詞是今年3月份新換的。
原來的為什么不用?
因為田先生被打倒在地,他的作品當然不能再用。
于是就寫了這首新的。
后來田先生恢復名譽,所以在82年底會議時,又恢復了原歌詞。
算一算,這首歌還得唱四年多。
車子遠離小學之后,伴著高亢的音樂聲,陳凡一腳油門踩到底,不一會兒便到了學校。
他是徐教授唯一的弟子,一直都是在徐教授的辦公室學習,至于其他必修公共課,徐教授幫他申請了考試,早已全部過關,因此他從來沒去過教室上課,一直都是在辦公室里學習。
和往常一樣的時間抵達,徐教授也如往常一樣,靜靜地坐在辦公桌后看書,手里拿著一支鋼筆,不時在書上寫幾筆。
陳凡走了進來,將背包卸下,從里面拿出一個油紙包遞過去,笑道,“老師,吃個肉包子?!?/p>
徐教授抬起頭無奈地笑了笑,“都說了不用給我帶?!?/p>
陳凡直接將包子放在他面前,“那下次帶雞蛋。”
他這是把張翠娥的那一套直接復制過來,想當初,他收張翠娥當學生,也不過是想還張家一個人情,畢竟剛到盧家灣的時候,張文良可沒少照顧他,而且他也不會一直干那個廣播員的工作,正好把張翠娥培養出來方便脫身。
結果被張翠娥用雞蛋、紅薯腐蝕了,最后收了她做徒弟,還一手送她進了北大。
上次去見巴老,連巴老都對徐教授贊不絕口,那他也想試試這一套,能不能多掏點好東西出來。
徐教授也沒辦法,只能將油紙包著的兩個大肉包放進抽屜,不過臉上滿是笑容,看著忙碌的陳凡,過了一會兒,輕聲說道,“你現在基礎已經打得差不多了,可以學一點更深入的東西。”
辦公室角落里有個臉盆架,上下兩個臉盆,一個是徐教授的,另一個是他的,拿出臉盆倒熱水洗了個臉,又泡了一杯茶,正好聽到徐教授的話,便端著茶杯走到他對面坐下,笑道,“要學什么?”
徐教授靠在椅背上,輕聲說道,“古時文人讀書,先以‘三百千’啟蒙,之后進入基礎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孝經》和‘四書’,也就是《大學》、《中庸》、《孟子》、《論語》。
這一階段,學的是經義基礎,不學這些,就不能讀懂經義,同時也是強調修身、養德的階段。
小有所成之后,就可以學習‘五經’,一般來說,《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這五本儒家核心經典,想要全部精通,哪怕是皓首窮經,也未必能成。
所以絕大部分情況下,學子會選擇一部經典作為‘本經’,其余四部只需要略通即可。
充分掌握本經之后,也可以算是一方大儒,這時候就需要去研讀更專業的書籍,比如《史記》、《資治通鑒》,這一階段相當于我們現在所說的研究生?!?/p>
陳凡聽著眨眨眼,“我?”
徐教授哈哈笑了笑,“只是打個比方,其實不可同日而語。除非你能放棄其他東西,專心研究國學,否則即便你聰慧過人,也未必能在經義上勝過古人。
你需要知道,研究經義,可不僅僅只是讀書、背書,而是要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并‘知行合一’,以此貫徹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若是能牧守一方,還要能熟練運用經義之中的道理,立德、立功,便是如此?!?/p>
陳凡呵呵干笑兩聲,不敢吱聲。
徐教授也不介意,繼續說道,“若是單論讀書,我寫給你的上一張書單,已經包括了從啟蒙到經典的十幾本古籍,你不僅能倒背如流,還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闡述其中的道理,非常不錯,若是放在古代,即便不成狀元,也是‘進士及第’,自然有資格開啟下一階段的學習。”
陳凡聽著兩眼發亮,這么說,俺要是這時候穿回古代,也能當一當那“小陳探花”?
所謂進士及第,指的就是古代科舉考試的終點殿試的優秀者。
殿試分三甲,一甲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御賜“進士及第”稱號,并夸官游街,風頭無兩。
下面的二甲是合格者,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也還行。
至于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意思就是你考的不怎么樣,但是我看你哪里哪里還有一點點優點,比如字寫得不錯、馬屁拍得不錯,或者名聲很好,文章也還看得過去,就當你考中了吧。
徐教授看見陳凡的樣子,不禁啞然失笑,“現在可沒有科舉給你考,更沒有進士及第,你還是老老實實看書吧?!?/p>
隨即從抽屜里拿出一張紙遞給他,“這是第二張書單,知識更深、范圍也更廣?!?/p>
在陳凡拿著書單去看的時候,他對著陳凡說道,“我年輕的時候,正逢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也想過從書中尋求救國救民之道,東一鱗西一爪學了不少東西,直到中年,才沉下心來。
明白無論各行各業、各工各民,只要能踏踏實實的去努力,能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就是愛國、愛民、愛己之道。
從那之后,便托身校園,根據自己的特長,潛心研究國學、以期傳承我中華文明,不為西學所侵蝕,如此幾十年,方才略有心得,也不負當年博覽群書。
但這只是我的路,并不一定適合你。
正如我們第一次見面時,我對你所說,我希望你能從書中領悟到自己的道路,并能踐行之。”
陳凡輕輕點頭,正色說道,“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