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完過年費和壓歲錢后,氣氛更加熱烈。
陸家貴表情變得更加嚴肅一些了:“年夜飯吃了,錢也發了,現在說點兒正事兒。”
大家的耳朵更加豎了起來,知道陸家貴要說到重點了。
“咱們陸家要想長長久久地興旺下去,老有所依,小有所養,不能光靠我一個人。”
“我賺再多錢,也無法接濟所有人,更禁不住坐吃山空。”
“所以,我決定成立一個陸氏教育養老基金。”
“這個基金,由我大哥陸家安負責管理日常事務,我會派專業會計協助管賬,每一分錢的進出,都要務必清清楚楚,每年家族聚會都要向大家公布賬目收支情況,為將來成立正規的家族信托基金做準備。”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坐在角落里的陸家安。
陸家安雖然事先被老四打過招呼,有些緊張,但還是挺直了腰板,用力地點了點頭。
這是老四對他的信任。
他作為陸齊禮這一支的老大,當老四在外面掙錢補貼家族的時候,他也理所應當幫老四管理好家族內部事務。
對他來說,這是信任,是榮耀,是他作為大哥以前一直只能在心里想,卻沒有能力去操作和實現的理想。
現在老四將這個責任歸到他頭上,他責無旁貸。
陸家貴繼續宣布規則:
“第一,基金會的錢從哪里來?”
“所有陸氏成年族人(不含配偶、在讀學生以及確實沒有勞動能力的),每年至少要往基金會捐10元錢,過年前兌現。”
“這是心意,也是底線,有能力的可以多捐,但不能不捐。”
“如果誰要是連這10塊錢都不愿意捐,或者故意拖欠,就別怪我不講情面,直接取消第二年他一家子在基金會的所有福利待遇,以及遇到意外時基金會的扶持補助。”
“這10元錢,目的是讓大家都有個參與感,如果只想占便宜,連一點兒心意都不想付出的,就趁早滾蛋,我不需要這樣的親戚。”
“我現在每年往基金會存10萬,將來如果遇到突發情況錢不夠,也由我來補齊,由我來兜底。”
有些只想占便宜,連每年捐10元都覺得比較多的,下一刻聽到陸家貴準備每年往基金會存10萬,頓時就清醒了過來,趕緊把小心思收了起來,聽陸家貴繼續說。
接下來,陸家貴語氣緩和了一些,帶著一些暖意道:
“第二,基金會的錢怎么用?”
“首先是養老:從現在的1994年2月份算起,咱們陸家所有60歲以上的老人包括他們的老伴兒,每人每個月可以從基金會領取100元的基本養老金,以后每年自動上漲50元,讓他們老有所依。”
餐廳里頓時響起了嗡嗡的議論聲,特別是那些老人們,臉上都露出了激動和開心的笑容。
每個月100元,兩個老人就有200元,還年年漲,不比縣里那些正式單位頭退休的工人養老金差。這對失去大部分勞動力的農村老人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這不僅能讓他們手里更寬裕,也可以通過這筆收入,讓子女不再嫌棄他們,更加孝順、和睦。
每個老人看陸家貴的目光,都充滿了欣慰和感激。
有人問出嫁的陸氏女性怎么算,陸家貴解釋稱出嫁的女兒和她的配偶都能領養老金,但配偶的父母就不算。后面關于孩子的扶持,也只計算到女兒出嫁后生的第一代孩子,再下一代就不屬于陸氏基金扶持的范圍了。
談完了養老的問題,陸家貴繼續道:
“其次是助學: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明理。自古以來,只有讀書才是一個家族長盛不衰的秘訣,古代很多家族都是用舉全族之力的方式世代培養讀書人,讀出成績、當上大官的人再反哺家族,才能一代一代地將家族傳承下去的。”
“我現在用這樣的方法扶持你們,也是希望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將來如果我的后代不爭氣時,族內親戚也能幫襯一二。”
“道理對所有人都適用。”
“所以,讀書的孩子,特別是成績好的孩子,就是我們家族的希望。”
“以后凡是陸家的孩子,無論什么考試,能拿回獎狀的,不管大小,每張獎狀獎勵100元。”
“包含體育、美術、書法等其他特長,或見義勇為等等,只要能拿回獎狀的,都按這個標準獎勵。”
“然后,考上中專、職高或高中的,一次性獎勵2000元;考上含大專、高職的,一次性獎勵1萬元;考上本科的,一次性獎勵2萬元;考上碩士研究生的,獎勵5萬;考上博士研究生的,獎勵10萬。”
這下輪到孩子們沸騰了。
一張獎狀就值100元?
小學階段拿獎狀挺容易的,不少人甚至一個學期要拿兩三張,這不就是兩三百元了?
另外,對家長來說,考上中專或職高、高中就獎勵1000元,考上大專獎勵1萬,本科獎勵2萬,碩士5萬,博士10萬。
在這個年代,這簡直是巨款般的激勵啊!
許多原本覺得讀書沒用的家長,此刻眼神都變了。
這要是把孩子一路培養上博士,不僅未來人生前途廣闊,光從家族基金會領取的獎勵,就有十多萬之多。
這豈不是讀書賺錢,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真實寫照?
許多覺得孩子讀書不行,最多只能考個職高或大專的家長,這下都覺得還是要支持孩子讀書了。哪怕只考個職高或大專,也有錢掙。
更關鍵的是,陸家貴明顯很看重讀書好的人。
即使考不上碩士、博士,將來讀個大學,哪怕不能在外面找好工作,到陸家貴公司里幫忙,肯定能得到重用。
等大家議論聲小一點了后,陸家貴繼續道:
“基金會的用途,最后一點就是救急。”
“天有不測風云,萬一誰家遇到大災大病或什么意外,實在抗不過去的情況下,經過核實評估,可以由基金會視情況給予救助,算是用基金會給族內所有人的人生兜個底,讓大家可以放寬心好好工作、生活,不用太擔心。”
這一條更是讓所有人心里都踏實了不少。
農村人最怕的就是生大病,根本不敢去醫院看,一個大病拖垮整個家庭的情況,太常見了。
現在有了基金會和陸家貴兜底,所有人都對未來的生活更加有信心和幸福感了。
“第三,關于養老金和助學金的數額,現在就這么定。如果將來經濟更發達了,物價更高了,養老金和助學金不夠了,我們再商量,往上調。宗旨只有一個,讓陸家人活得更幸福,更有保障。”
陸家貴說完,客廳里所有人頓時都鼓掌叫好起來:
“好,阿貴想得周到。”
“堂弟說的這些辦法真好,這是為家族長遠做的打算。”
“堂哥是我們家族的驕傲。”
“爸,媽,你們以后也有養老金,可算是享福了。”
“娃兒,聽到沒?好好讀書,拿獎狀,考高中、考大學,將來家貴叔給你發獎金。”
老人們都感到了深深的幸福,小孩子也對學習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期盼。
這一刻,陸家貴在族中的威望達到了頂峰,也在大家的默認下成為了族長、話事人。
以往的陸家人不團結,沒凝聚力,一是窮,大家懶得去管這些麻煩事兒,也沒人有興趣。
第二個也是沒人有那個號召力,能將所有人團聚在一起開會議事,更沒有誰有那個威望,能拍板做決定并讓所有人都同意。
現在這個人出現了,這就是陸家貴。
在實實在在的金錢利益和看得見的保障面前,比任何空話都更能凝聚人心、團結族人,所有人都愿意跟著陸家貴的指揮棒轉。
誰又不想活得更幸福一些,老年更有保障、子女更有本事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