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從進聞言,面色冰冷,不為所動,待刀疤臉叫嚷完,才冷冷開口:“軍心!你也配提這個字!劫掠百姓、強辱婦女,如此惡行,不殺你,何以整肅軍紀,安撫民心!若縱容你這般胡作非為,才是真正的失了軍心!”
陳從進又看向其他軍官,目光威嚴:“某治軍以來,對軍士,賞罰分明,某敢對天起誓,陳某從軍以來,從未喝過一口兵血,貪墨過將士一絲一毫的錢糧,陳某不曾置豪宅,納美妾,與將士同甘共苦,可若是有人劫掠百姓,不論軍士,還是官將,某絕不輕饒!”
一眾軍官紛紛低頭,紛紛應道:“遵令!”
話雖如此,但每個人心中想法各異,有的暗自慶幸自己未曾牽涉此事,有的則對陳從進的強硬手段有些不滿,只是不敢表露罷了。
而副將張通茂見此情景,心中雖有不滿,但也不敢公然違抗陳從進的命令,張通茂心中倒不是為刀疤臉叫屈,而是陳從進如此行為,張通茂擔憂自己會失了軍心。
言罷,陳從進看向李豐,下令道:“將此人所屬本隊,悉數收押,但有違者,立!”
說到這,陳從進擔憂貿然入營,會引發械斗,于是讓副將張通茂跟隨李豐一同前去。
陳從進知道,治軍要嚴,軍紀不嚴,軍隊再能打,搞出的禍事也會更大,而此案涉事的不過是州兵,便已經如此跋扈,也難怪唐末兵災會綿延這么多年,武夫的跋扈,已經是刻在骨子里了。
想到這,陳從進的心頭就有一絲緊迫感,要安撫民心,修筑水利,刷新吏治,可更主要的,還是要嚴肅軍紀。
正所謂,上行下效,陳從進覺得,待返回懷戎后,平日里還是要宿于軍中,和將士們更親近一些,唯有手握重兵,才能震懾那些兵痞。
陳從進此番巡視,身邊并未帶著雄平都,而是僅僅帶著自己的三百親兵,不過,三百親兵已經是一股很強的軍事力量了,至少在這媯州境內,陳從進并不擔心會遇到襲殺之事。
而李豐和張通茂帶領一隊親兵來到刀疤臉所屬本隊的營房,營房里的軍士看見刀疤臉被擒拿,頓時警覺起來。
李豐踢了一腳刀疤臉,問道:“你營房在哪?”
刀疤臉見狀,反而吐了李豐一口水,氣的李豐當場報以老拳,沒幾下,刀疤臉的嘴角就已經出了血。
刀疤臉吐了口帶血的唾沫,恨聲道:“剛剛姓陳的說,不殺我不足以肅軍紀,看來老子這一劫是過不去了,但你要是以為能落個好,老子告訴你,做夢,那姓陳的,就是個虛偽小人,為了些名聲,就要拿老子開刀,我呸!”
李豐氣急,拿起刀鞘,猛的一下擊在他的臉上,邊打邊罵道:“賊廝,搶掠民財的是不是你,強辱婦人的又是不是你,敢做不敢認,還在這叫喚什么!”
而刀疤臉聞言,怒道:“什么敢做不敢認,老子敢做,就敢認。”
這時,一旁的張通茂攔住了李豐,他沒好氣的對刀疤臉罵道:“高肅,你少說兩句,把事交代了,看看到時候還能不能替你求情。”
刀疤臉搖搖頭,道:“副將,這回是栽了,求情也沒用,還不如殺我一個,把兄弟們保住就行。”
李豐聽后,臉色有些復雜,不過,軍命在身,李豐也不愿再耽擱了,隨后在張通茂的帶領下,來到了刀疤臉所在的隊。
而這一隊中,軍士見到自家隊頭被抓住,頓時炸開了鍋。其中有幾個平日里與刀疤臉關系較好的軍士,面露兇光,叫嚷道:“快放人,為什么要抓隊頭?”說著,竟抽出兵器,擺出一副反抗的架勢。
李豐面色一沉,厲聲道:“使君有令,乙隊悉數收押,待此案了結后,再行安置,若有違抗命令者,立斬!”
一旁的張通茂急聲道:“快放下兵器!”
這要是引發械斗,誰知道陳從進會不會一怒之下,把他都當成亂軍了,到時候調來雄平都,全給剿了,張通茂他可是知道,陳從進是敢殺留后的狠人。
見自家副將開口了,一眾軍士有些遲疑,但是猶豫了片刻,眾人還是相繼扔下兵刃,而刀疤臉見狀,臉色有些糾結,又想開口勸阻,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隨后這一隊五十人,被李豐悉數押往縣衙,陳從進命人分開審理,同時讓苦主辨認。
案子說簡單,也簡單,好些人都是直截了當的認了,很多人都覺得,不就是睡了一覺,拿了點錢嘛,總不至于砍頭嘛。
而在案子清晰后,張通茂求見陳從進,向其求情道:“使君,這些將士,雖犯下大錯,但懇請使君從輕發落,末將愿散家財,以慰藉苦主。”
而陳從進卻是問了一句:“雞斷頭可能活?”
見張通茂不言,陳從進又道:“人死可能復生!”
張通茂急道:“使君,高肅此人,頗為勇悍,若使君能饒他一命,他日用兵沙場,其必然為使君效死命!”
“活其一人,或許可得一勇士,但卻敗壞三軍之法,嚴肅軍紀,也就成了空話,吾意已決,無復多言!”
張通茂聽完后,有些失魂落魄的離去,他讓軍士放下兵刃,心中也是覺得未必會是死罪,但是他沒想到,陳使君竟然如此狠辣。
說起來,中原的軍法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上古時代期,夏啟在準備討伐有扈氏時,在甘地,發布了《甘誓》。
而其中有一句“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則孥戮汝。”
這句話被認為是最早軍法性質軍令,而歷朝歷代,軍紀自然都有,只是國家強盛時,軍紀嚴明些,混亂時,軍紀也相對混亂。
不過,在唐末至五代這個時間段,軍紀壞,不代表軍隊不能打,這些武夫,軍紀又壞,還他娘的能打,除了時常砍主帥,掠奪百姓外,沒有其他的毛病。
經過互相比對,總共有十七人參與此案,陳從進為了嚴肅軍法,下令,將這十七人,悉數斬首,并通令全州,將此案細情,公之于眾,并言:“但有違軍法者,無論是陳某還是任何人,絕不容情!”
(一百章了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