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薇回到家里,直接進入空間倒頭就睡。
材料已經做出來了,她相信國家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能自己生產,誰也不會花極大的代價去國外買,還要處處受制于人。
這一覺她睡了二十四小時,連一個夢都沒做,等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上午,感覺所有體力和精力都已經完全恢復了。
隨便吃了點早飯,陳琳和楊鳳就開著車到了大雜院門口,說是上級領導和幾個專家來了,要一起論證一下她們自己生產材料的可靠性。
于是她上車來到駐地的會議室,除了鄭師長和盧政委,還有一位佩戴著中將肩章的大領導,和三個科學院來的院士,其中一個正是她以前見過的朱院士。
看到沈薇走進來,朱院士的臉上立即掛滿了笑容,向她投來贊許的目光。
坐在最中間的大領導,也是笑呵呵地開口問道:“這位就是沈薇、沈教授吧?”
“沈教授,”鄭師長立即介紹道,“這位是我們軍區的何軍長。”
“何軍長好,我是沈薇。”
“請坐請坐,”何軍長道,“這次生產線的事,我都已經看過匯報了。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研發出我們需要的材料,還成功生產出了合格的產品,你們做得很不錯啊!”
聽著像是在夸獎,但沈薇卻隱隱有種預感,何軍長這些話說完之后,會有個“但是”。
果不其然,何軍長又繼續說道:“但是還是有點小問題,這個就讓余教授來說吧。”
沈薇看了看坐在賀西洲身旁的余娜,就知道她不會消停。不過她也想看看,都走到這一步了,她還能說出什么花樣來。
“我的建議是,雖然咱們自己生產出了合格的材料,但還是存在以下兩點問題。”余娜道,“首先是純度,自產的和進口的哪個更好?第二便是生產的穩定性。”
余娜轉頭看了看沈薇,發現她眼里并沒有任何情緒波動,這才繼續說道:“整個生產線的安裝、調試和試生產,我全程都看在眼里。雖然我很敬佩那些鉗工師傅,他們用純手工制作了許多零件。但這么大一條生產線運作起來,設備的磨損是必然的,以后怎么保證零配件的穩定供應?”
余娜頓了頓又道:“而且據我所知,其中有幾個關鍵零件,是一位資歷最深的老師傅做的。但他今年已經六十歲了,以后還能不能做出這些零件?如果他做不出來,又有誰能代替?這些問題我們都要提前考慮。”
何軍長見她說得頭頭是道,也是微微點了點頭。
不過他沒有急著表態,而是問沈薇:“沈教授,我也想聽聽你的想法。”
“好的,”沈薇道,“關于零配件不用擔心,我們可以聘用唐師傅成為我們專屬的零件制作工人。他的身體情況還好,再做幾年不是問題。這期間也可以讓他培養接班人,實在不行我還能做。”
何軍長點點頭,其實這個問題不重要,他更在乎的是材料的純度。做為軍區的首長,他肯定希望用最好的材料,做出最好的雷達,這樣國家和戰士們才能有更多的安全保障。
“現在來說純度問題。”沈薇繼續道,“我相信我們生產出來的材料,純度會比美國買來的材料純度更高。”
不僅是何軍長,與會的所有人都被她這句話驚到了。
國外的科技比國內發達,國外的生產技術比國內高明,國外的產品質量比國產的好……這些說法雖然沒有人去全部證實,但絕大部分人都是這么認為的。
所以現在沈薇說咱們自己生產的材料,用的還是手工做出來的機器,純度會比美國的還高?
那可是美國,全世界最先進、最發達的國家啊!
余娜只覺得沈薇的想法很可笑,道:“沈教授,我不得不提醒你,雖然你做出了材料,但請你不要坐井觀天。這個世界很大,比你厲害的人也很多。”
“昨天不是拿到樣品了嗎?”沈薇道,“我們可以現場檢測。”
“我覺得這個辦法可以。”朱院士道,“要是我們的材料純度,能夠很接近進口材料,我還是贊同使用使用自己生產的。”
何軍長點點頭,立即命令把樣品送了一些過來,還專門運來了檢測器材,以及幾個專業的人員。
旁邊的小會議室被臨時用來當做檢測室,并且為了防止心理作用,何軍長將兩種材料編了號,并沒有告訴檢測人員哪個是進口的。
一個多小時后,兩份檢測結果都出來了。
1號材料的純度是99.99%,2號材料的純度是98.85%。
對于這個結果,余娜長長地松了口氣。
2號材料一定是沈薇弄出來的那個,因為美國的材料純度不可能那么低。
至于1號材料為什么純度降低了,只可能是因為沈薇弄得那條生產線不穩定,又或者她跟檢測人員串通一氣,在數據上造了假。
“沈薇,”余娜問道,“在浪費了這么多人力物力之后,最終還是要買進口材料,當初你們又是何必呢?我早說過,國內的生產水平不行的,你們偏偏不信。如果早點聽我的勸阻,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余娜本來是想奚落一下沈薇,順帶彰顯一下自己的眼光,可沒想何軍長皺著眉頭道:“余教授,你弄錯了。好的才是我們生產的,差的是進口的。”
“什么?”余娜宛如被雷劈中,渾身都僵硬了。
國產的比進口的純度高?
而且還是高出一個多百分點?
這絕對不可能!
“何軍長,會不會哪里弄錯了?或者是運輸途中出了問題?”余娜道,“據我所知,美國公司向來很講信譽,說純度達標,就肯定會達標的!而且美國公司制造的產品,質量不可能這么差!”
但她的這份辯解在大家看來,是這樣的蒼白無力。
“或許他們確實有高品質的材料,只是不愿意賣給我們。”何軍長道,“接下來還要請科學院的幾位院士,幫忙再論證一下我們自己生產線的可靠性。如果沒有問題,應該就能批量投產了。”
隨著一聲散會,會議室里的人紛紛離場。
只有余娜一個人呆呆坐在那里,直到現在都不愿面對現實。
進口的產品,竟然在質量上輸給了國產貨,這徹底顛覆了她的認知。
但最后她還是想通了。
肯定就像何軍長說的那樣,不是進口材料不好,肯定是我們這邊出的價格不夠,人家只能賣點殘次品。
對,一定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