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雁云腦海里嗡的一聲,反應過來時,她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停下腳步,秦楓已經(jīng)往前走。
她連忙追上去:“你在說什么,什么準考證,我聽不懂。”
秦楓也停下來:“何正坤不是第一次對我使壞,我防著他,沒有幫手他不可能拿到我的準考證。”
甄雁云臉色慘白;“不是我、不是……對不起……”
她終于還是偽裝不下去:“你是什么時候知道的?”
秦楓說:“剛剛。”
甄煙云捂著臉痛哭:“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秦楓嘆了一聲:“我不明白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你了。”
“沒有,不是的。”甄雁云抬起頭來,滿臉淚痕:“你很好,是我的錯,但我不是故意的,我被人脅迫。”
“是關淑梅。”
她急切地解釋:“是一個叫關淑梅的人用我媽媽威脅我,我本來不愿意,但是我媽媽連續(xù)幾天都被人跟蹤,她在警告我,我迫不得已才動手。”
“所以為什么?”甄雁云崩潰大哭:“你為什么一定要去考試,你為什么一定要去留學,如果你沒去考試,就不會有后面的事,我就不用昧著良心……”
“求求你,原諒我,再給我一次機會。”
甄雁云顫抖著手,想去拉秦楓的衣袖。
秦楓往后退了一步。
甄雁云的手定在空中,更大的淚珠滑落臉龐。
秦楓看向外國語大學的校門:“到校門口了,再見。”
他轉(zhuǎn)身就走,甄雁云雙眼哭得紅腫,她猛地擦掉眼淚,一直注視秦楓的背影,沒多久視線再次因為眼淚模糊。
她知道,這一聲再見,是今后再也不見。
出發(fā)前三天,教育部給留學生們放假。
秦楓想了想,還是回家住,他邀請林朝陽一起,林朝陽拒絕了,哪怕只是住在秦邦彥家,他也不愿意。
“你別操心舅舅,舅舅的室友安排了節(jié)目給我送行。”
秦楓只好作罷,兩人一起去公用電話亭給金素珍打電話,秦楓搶在林朝陽前面說話,等他說完,把電話交給林朝陽時,果然聽到林朝陽哭得稀里嘩啦的聲音。
三天的時間轉(zhuǎn)瞬即逝,秦楓先是和班上的同學告別,再和姜宇川道別,還往老康等人家里都跑了一趟,最后在秦邦彥家吃上一頓飯,三天時間就過去了。
出發(fā)這一天,五十幾個留學生穿著統(tǒng)一定制的黑色大衣和皮鞋,先是在外國語大學集合,教育部門的同志給留學生們挨個發(fā)了一張面值一刀的米元。
這是國家能給的最大的支持。
時隔多年再次派遣留學生,這是全國矚目的大事件,機場里早早就守著許多記者。
林朝陽摸完頭發(fā)又摸臉:“小楓,你幫舅舅看一下頭發(fā)有沒有亂,還有我胡子刮干凈了嗎?”
秦楓哭笑不得:“舅舅,一路上你問了不下十次這個問題。”
林朝陽嘿嘿笑:“我第一次上報紙,不能有閃失。”
“沒有閃失,你很帥氣。”秦楓夸了一句。
教育部的同志招呼大家排隊,女同志在最前排半蹲,男同志排后面,中間站著領導人。
咔嚓——
亮光閃過,留下一張大合照。
又是新的一天,李豐收天不亮就起床,跑到郵局買了一份報紙。
沈秘書一大早來到大院,給秦邦彥帶了一份報紙。
慶溪縣設計院。
郵遞員按照慣例每天給建設局送報紙,江秀英拿著報紙回來,立即被人圍住。
“快看快看,我就說頭版肯定是派遣留學生的事。”
“找到小秦了,哈哈哈小秦越來越帥氣了。”
徐所長靠在門邊看了一會兒,笑著轉(zhuǎn)身回辦公室。
機械二廠里,金素珍特意請了一個小時假,騎著自行車去郵局一趟,回來時,她的挎包里多了一份報紙。
走進開了暖氣的質(zhì)檢車間,她才小心翼翼拿出報紙看了起來。
“金姐,今天怎么突然跑去買報紙了?”
金素珍壓下勾起的嘴角,狀似無意道:“沒什么,昨天國家不是派遣留學生了嗎,我就買份報紙看一看。”
旁邊的同事湊過來:“這有什么好看的……咦?這不是林哥嗎?還有小秦也在啊。”
金素珍眉眼染上喜色:“我愛人和外甥之前不是去京市上大學了嗎,這次他們都入選了留學生。”
車間里的同事全都湊過來。
“快給我看看,這可是咱們機械二廠走出去的人。”
“我早就說過林哥和小秦有出息,現(xiàn)在都能坐飛機出國留學了。”
“屁,你當時嘀嘀咕咕說考大學沒用,還丟了好工作。”
“我那是開玩笑的。”
金素珍眼疾手快把報紙搶回來收好:“要看自己去買報紙看,別擠過來,都回去工作。”
到了傍晚下班,金素珍回到家,林瑞林嘉立即撲上來:“學校老師今天說留學生的事了,老師還給我們看報紙,我看到爸爸和表哥了。”
“我還告訴老師和同學哪個是我爸爸,哪個是我表哥,大家都羨慕我了。”
金素珍笑瞇瞇拿出報紙:“我也看了報紙。”
林瑞林嘉撲過來搶報紙。
金素珍把報紙舉起來,摸出一張一角錢:“去再買一張,零錢記得帶回來給我。”
林瑞林嘉爭先恐后跑出門去。
金素珍拿著報紙走進房間,打開柜子,從層層疊疊的衣服底下掏出一個鐵盒,里面裝了戶口簿、她和林朝陽的結(jié)婚證,還有大團結(jié)。
她把報紙小心疊好,塞進了鐵盒里,又把鐵盒塞回衣服下面壓著。
留學生隊伍轉(zhuǎn)了兩次機,終于抵達米國。
下飛機時,所有人的腳步都是飄的,江輝有點暈機,他被旁邊的人扶著,白著臉招呼大家集合。
短暫的語言培訓后,大家被分派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大學。
秦楓、林朝陽和許賀年都被分派到麻州的大學,秦楓和林朝陽還是同校。
上課第一天,建筑系的助教親自帶秦楓去課室。
“班上正好有一位華人同學,我把你分進他的組,沒問題嗎?”
秦楓笑著點頭:“沒問題,謝謝。”
理工大學的建筑系采用分組學習的模式,一般五人一組,有的組是四人,有華人學生的那個組,正好就是四人組。